信用债市场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GDP增速预计4.5%-5%
信用债市场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GDP增速预计4.5%-5%
12月5日,由中诚信国际主办的“中诚信国际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与投资人服务大会——增量政策下的中国信用市场:机遇与期待”在上海圆满落幕。会上,中诚信国际的分析专家及市场投资机构代表深入探讨了宏观经济趋势、金融支持产业发展路径、城投企业债务化解与转型升级、固定收益市场信用风险以及国内外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发展动向。
中诚信国际总裁岳志岗
中诚信国际总裁岳志岗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仍处于周期调整阶段,经济运行喜忧参半,呈现出平稳复苏、服务业增速加快、就业形势稳定等诸多亮点。但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动能偏弱、有效需求不足等现实问题仍拖累经济全局性复苏的步伐。今年以来,在政策环境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债券市场在助力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支持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用债市场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在今年以来进一步扩容,净融资显著回暖。信用债在科创、绿色、两新等重点领域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展望后市,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系列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或将全面落地见效,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依然较多。总体上看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22025年的GDP增速将保持在4.5%至5%左右。
岳志岗还表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评级行业守正创新,结合新技术、新趋势强化评级“内功”,做好评级方法的升级和迭代。积极探索新的机遇、拓展投资人服务业务,通过数智化转型提升信用风险预警和动态风险监测能力,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和专业的投研服务。此外,近年来我国ESG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为更好地服务绿色金融发展与绿色转型,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创新,ESG债券与可持续发展也迎来重要机遇,为评级机构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在《政策调整下的中国经济》主旨演讲环节,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经济增长稳中趋缓态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回落,生产及消费偏弱、投资延续分化,内需偏弱与微观体感偏冷带来融资需求不足和货币惰性等特征,中国经济在修复过程中仍需关注面临的内外挑战。9月底以来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更加注重防风险与促发展的平衡,注重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协同性及合成效应,也更加注重三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及预期管理。袁海霞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伴随政策效应加快释放,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回升,今年实现保五目标有增量支撑。展望明年,袁海霞表示,基准情形下中国经济有望实现4.8%的增长。为实现基准情形,明年财政货币政策仍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就金融助力产业发展、地方债与城投行业化债与发展的再平衡、2025年评级视角下的信用策略展望以及“924会议”后的机会挖掘和风险防范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嘉宾们认为,金融“活水”可以更好地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去年7月份政治局会议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全国包括央地政府积极推进了债务化解工作,地方债务的流动性风险得到了整体阶段性的缓释。整体来看目前的这些化债措施,不仅从资金上支持地方化债,同时也释放出了要重启地方活力、全力发展经济的信号。对于2025年评级视角下的信用策略展望,与会嘉宾认为,2024年,在供需两端共同作用下债券发行成本延续下行,发行利率大幅降低,期限短期化逆转。同时,产业债净融资转正支撑信用债融资修复,产业类子行业发行和净融资普遍回暖,可转债推动力降低,信用债成交降温。2024年收益率平稳下行后大幅波动,信用利差收窄后明显扩张。2025年发行成本有望继续下行,信用债市场小幅扩容。2024年风险释放未超预期,预计明年风险释放依然平稳。同时,“924会议”后刺激政策兑现较为充分,需等待新的政策变化来指引市场方向。
此外,中诚信认证总裁王谦和中诚信绿金绿色金融部总监左嫣然分别就ESG评级与信用评级的区别、全球ESG国际标准ISO/IWA 48以及国内可持续(ESG)债券的发展与创新等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们指出,ESG评级机构对组织治理的主要关注点及相关案例,以及国内各类ESG债券在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发展新动态,未来ESG债券的政策支持力度将会持续加大,监管机制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发行主体适用范围将越来越广,助推各领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