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她因太矮被国家队除名,赴欧洲揽14金,现嫁法国人儿女双全
纪实她因太矮被国家队除名,赴欧洲揽14金,现嫁法国人儿女双全
在羽毛球运动中,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皮红艳,这位来自中国重庆的运动员,有着不太平凡的经历。
她年少成名,却在获得国际冠军后被国家队除名;她远赴欧洲,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努力,最终在法国羽毛球界崛起,成为了欧洲赛场上的一颗新星。
在叹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同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传奇运动员的故事。
1
皮红艳其实一开始并不是干体育的“这块料”。
小时候的她体弱多病,只不过为了增强体质,8岁时父母就送她去当地的少年宫学习打羽毛球,但皮红艳却因此很快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12岁她就被选入了四川省队,在省队期间,她刻苦训练,成绩突出,1997年进入国家队。
然而在这时,皮红艳却面临着源于身高的巨大挑战,由于她的身高只有1.64米,而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国家队中,这是一个明显的劣势。
尽管如此,皮红艳并没有气馁,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在训练中不断进步,技术日益娴熟。
1999年,皮红艳参加了美国羽毛球公开赛。
这是她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出战世界大赛,面对众多来自各国的高手,皮红艳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怯懦。
她凭借着在国家队训练时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和顽强的意志,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了女单冠军,为中国队赢得了宝贵的荣誉。
然而,让皮红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载誉归来后,她却遭到了国家队教练的除名。
教练给出的理由是,皮红艳的身高只有1.64米,在国际羽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样的身高很难有出众的表现,未来的前途也不容乐观。
对于教练的这个决定,皮红艳感到十分不解和沮丧。
她不明白,自己明明刚刚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为什么却因为身高的原因就被除名了呢?难道在羽毛球运动中,身高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皮红艳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困惑。
她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和追求,难道就要因为这样一个看似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而就此终结吗?她不甘心,也不愿意就这样放弃自己的梦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思考,皮红艳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要离开中国,前往欧洲发展。
在那里,也许她能找到新的机会,也许她能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
2
2000年,怀揣着对羽毛球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皮红艳来到了丹麦,这是一个羽毛球历史文化氛围相当浓郁的国度,也是此时她的最佳选择。
最开始很难很难,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再加上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皮红艳去克服和面对。
但是,她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
凭借着在中国队时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和顽强的比赛作风,皮红艳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和训练方式。
在丹麦期间,皮红艳遇到了一位非常出色的教练。
这位教练对皮红艳的潜力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他针对皮红艳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并在技战术方面给予了悉心的指导。
在这位教练的帮助下,皮红艳的技术和战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她的比赛风格也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健。
2001年,皮红艳开始在欧洲的赛场上崭露头角,她先后参加了德国公开赛和瑞士公开赛,凭借着出色的发挥,连续夺得了这两项赛事的冠军。
这两个冠军,不仅证明了皮红艳的实力,也让欧洲羽坛开始注意到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小个子选手。
接下来的2002年,皮红艳的表现更加稳定和出色。
她再次问鼎德国公开赛,实现了在这项赛事上的成功卫冕。
同时,她在欧洲的其他一些重要赛事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逐渐在欧洲羽坛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皮红艳的出色表现,引起了法国羽毛球协会的注意,2003年,法国羽协向皮红艳发出邀请,希望她能代表法国参加国际比赛。 经过慎重的考虑,皮红艳最终决定接受法国羽协的邀请,正式加入法国国籍,这个决定,意味着皮红艳将为法国而战,代表法国出现在世界羽坛的舞台上。
在法国期间,皮红艳的事业达到了巅峰。
2004年,她代表法国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尽管由于伤病的影响,她在首轮比赛中就遗憾出局,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在赛场上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
2005年,皮红艳在瑞士公开赛上再次折桂,这是她加入法国国籍后的首个国际赛事冠军。
同年,她的世界排名也升至第二位,仅次于中国选手张宁。
这个排名,是皮红艳职业生涯的最高排名,也是法国羽毛球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皮红艳再次代表法国出战。
这一次,她的状态非常出色,在比赛中展现了极高的技战术水平和极强的心理素质。
最终,她闯入了四分之一决赛,创造了自己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
虽然最终皮红艳没能登上领奖台,但她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对羽毛球运动的无限热爱,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喝彩。
当然,也令一众中国人一头雾水和目瞪口呆:不是,这样优秀的球员是怎么拱手让给外国的?
3
皮红艳的加入,为法国羽毛球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此之前,羽毛球在法国还是一项相对小众的运动,缺乏广泛的关注和参与,但是,皮红艳在国际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目光。
她的成功故事,激励了更多法国年轻人投身羽毛球运动,许多家长开始送孩子去羽毛球俱乐部学习,羽毛球在法国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
同时,法国羽毛球协会也加大了对这项运动的投入和支持,建设了更多的场地和设施,举办了更多的赛事和培训活动。
这时皮红艳不仅是一名出色的运动员,更是法国羽毛球的一面旗帜。
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法国选手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法国羽毛球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除了前文提到的几次公开赛冠军,她还曾在2007年的全英公开赛和2009年的法国公开赛上闯入决赛,展现了自己在羽坛的非凡实力,在纵横欧洲的数年间,她共摘下了14枚世界级赛事金牌。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是皮红艳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奥运征程,尽管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但遗憾的是,她还是没能实现登上奥运领奖台的梦想。
赛后,已经33岁的皮红艳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退役。
皮红艳深知,对于一个职业运动员来说,身体是最宝贵的资本,当这个资本已经难以支撑她继续在赛场上驰骋的时候,她明白,是时候说再见了。
退役后,皮红艳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单身生活,与相恋多年的法国帆板运动员尼克拉结为伴侣。
两个人都是运动员出身,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梦想,这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婚后,皮红艳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生活中,她享受着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幸福时光,体验着与赛场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人生。
在家庭的温馨和睦中,她找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满足和快乐。
但是,皮红艳并没有因此而完全离开羽毛球;相反,她以另一种身份,继续着自己与羽毛球的缘分。
退役后,她积极投身于羽毛球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这项运动。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皮红艳积极参与法国羽毛球协会的工作,她频繁走进校园和社区,与年轻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在这些分享会上,皮红艳毫无保留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从最初的羽毛球启蒙,到在中国国家队的训练和比赛,再到后来在欧洲的奋斗历程。
除了走进校园和社区,皮红艳还参与组织了一些羽毛球培训班和夏令营,在这些培训班和夏令营里,她亲自指导年轻球员,帮助他们提高技术和心理素质。
对于这些年轻球员来说,能够得到皮红艳这样一位羽坛传奇的指导,是一件非常幸运和宝贵的事情。
她的经验之谈,她的技术要领,她的比赛心得,都成为了这些年轻球员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皮红艳还经常受邀担任一些国内外羽毛球赛事的嘉宾解说,凭借自己多年的比赛经验和对羽毛球的深刻理解,她的解说总是能够给观众带来独到的见解和全新的视角。
无论是对比赛的分析,还是对选手的点评,皮红艳的解说总是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通过电视转播,她将自己的羽毛球理念和价值观传递给了更多的人,为这项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皮红艳的一生,是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勇气的故事。
她从一个体弱多病的小女孩,成长为了一名世界级的羽毛球运动员,尽管遭遇了种种挫折和困难,她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在中国国家队被除名,对皮红艳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但是,她没有就此沮丧和放弃,而是勇敢地选择了远赴欧洲,开始了人生的新征程。
在异国他乡,她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羽坛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皮红艳的经历,为那些面临类似挑战的运动员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坚定信念,永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阻碍,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然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如果“伯乐”常在,又怎会有“千里马”的叹息呢?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皮红艳:我是中国队最大对手 北京奥运没打假球,2009年05月14日 皮红艳,维基百科 Pi Hongyan: The Talented Chinese-Born Badminton Player Making Waves in France,November 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