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回调,债基还是“压舱石”吗?
连续回调,债基还是“压舱石”吗?
近期债市连续回调,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债基是否已沦为“烫手山芋”?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债市回调的原因,并探讨债基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及其未来前景。
在投资理财的版图中,债基一直以稳健著称,是不少投资者资产配置里的“压舱石”。然而,近期债市连续回调,让不少人开始怀疑,债基是否已沦为“烫手山芋”?
蛇年春节后,资金面趋紧,债市连续回调。Wind数据显示,2月6日至2月24日,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全面上行,短端上行幅度较大,剩余期限为0.75年的国债收益率期间上行33.75个基点。
分析认为,造成短期债市回调的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受制于人民币汇率压力,央行货币宽松力度受限,公开市场资金处于净回笼状态;其次,1 月市场预期的降准降息并未兑现,2 月 20 日 LPR 报价维持不变,银行间资金利率显著上抬;再者,资金面收紧使得金融机构借钱成本与债券收益率倒挂,影响债券投资积极性;最后,科技股走强叠加1月信贷数据回暖,市场风险偏好抬升。
债基表现受到拖累,但分化明显。具体来看,2月7日至2月24日,万得债券指数型基金指数跌幅最深,下跌0.62%,万得中长期纯债型指数以0.55%的跌幅紧随其后。不过,含权益的偏债基金却逆势上扬,万得可转债基金指数上涨2.74%,万得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万得混合债券型二级指数分别上涨0.62%和0.34%。
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债基在资产组合中起着平衡风险的作用。当债基表现不佳,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比被打破,投资者可能需要重新调整资产配置比例。
从近20年(2005年至2024年)债市表现看,中证全债指数仅在2007年、2009年、2013年和2017年出现过小幅下跌,但这4年权益市场均出现显著上扬,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幅均超过12.7%,在债市回调期间含有权益资产的偏债基金表现可能更为稳健。
华富恒利基金经理张惠指出,在流动性宽松与信用改善的大背景下,2025年风险资产胜率持续提升。中银稳健添利A基金经理陈玮在2024年四季报称,基金适度降低杠杆水平,提升权益比例,权益以基本面确定性较强的龙头公司为主,也适当参与科技成长类公司。
尽管如此,债基“压舱石”的地位并没有受到根本改变,相比权益资产而言,波动低、确定性更高的债基,底仓地位不容怀疑。回顾历史看,债市回调往往是短暂的,且后续有较大利率下行空间推动债券价格上涨,债基投资者能借此获利。
而且,债市近期可能只是短期调整,而不是行情反转。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2月24日表示,在科技牛的背景下,两会前后的宽信用政策预期下降,可能成为利好债市的暗线。并且当前长端收益率已具备布局价值。短端的高点或已现,不过修复的幅度可能依然受限于央行态度。
国海证券赵婧2月25日表示,最近一周长债大跌,债市出现一定的负反馈。展望后期,短期债市已经出现配置价值,可以逢低布局反弹。
总体来看,当下增配权益资产机会来临,但债基“压舱石”地位没有变,而且债市短期可能只是调整,转向的基本面尚不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