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人群不宜服用杞菊地黄丸,一文总结
4类人群不宜服用杞菊地黄丸,一文总结
杞菊地黄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具有平肝潜阳、滋补肝肾的功效。它主要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血亏虚的人群,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服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杞菊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并重点说明四类不宜服用的人群。
杞菊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杞菊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枸杞和菊花等组成。其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补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阴而固精,丹皮清泻肝火、活血化瘀,泽泻泻肾利湿,茯苓淡渗脾湿,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清利头目、宣散肝经之热。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效。
该药辨证为肝肾不足,阴血亏虚证,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迎风流泪、双眼干涩、不能久视、腰部酸痛、全身发热、半夜出汗、口干舌燥、咽喉干燥等。古代主要用于治疗眩晕、圆翳内障、青盲、目涩症、耳聋、消渴、水肿等病症。现代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干眼症、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耳聋、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糖尿病肾病、黄褐斑、玻璃体浑浊、慢性肾盂肾炎、萎缩性阴道炎、帕金森病、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等疾病。
四类不宜服用的人群
虽然杞菊地黄丸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但以下四类人群不宜服用:
对杞菊地黄丸过敏者:中成药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群,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例如,泽泻中的四环三萜酮醇、熟地黄中的环烯醚萜、牡丹皮中的丹皮酚、芍药甙等、枸杞中的枸杞多糖、菊花中的黄酮类成分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因此,服用杞菊地黄丸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切记不要再次服用。
实火亢盛所致头晕、耳鸣患者:实火亢盛是指体内阳热亢盛,导致一系列热性症状,包括头晕耳鸣、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心烦不宁、失眠多梦、小便短赤等。这样的人服用杞菊地黄丸并不对症,还有可能导致症状加重。应该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龙胆泻肝丸、牛黄清心丸、牛黄清肺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平素脾虚便溏者:脾虚便溏是指由于脾胃功能虚弱而引起的大便不成形,其中便溏就是指大便不成形,比较稀薄,形似溏泥,患者的大便次数会增多。杞菊地黄丸为补阴类药物,对于脾虚便溏人群使用,会滋腻脾胃,可能会加重病情,故而不建议使用。
感冒发热患者:杞菊地黄丸滋肾阴的功效较强,发热患者使用后,可能会导致体温持续升高,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