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哥萨克人:俄国侵占外东北的第一功臣,却为何与犹太人势不两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哥萨克人:俄国侵占外东北的第一功臣,却为何与犹太人势不两立?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484GOBC05529X9J.html

哥萨克人是俄罗斯历史上一支独特的军事力量,他们不仅在俄罗斯的领土扩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还与犹太人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对立。本文将探讨哥萨克人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与犹太人之间复杂的关系。

哥萨克人:沙俄扩张的急先锋

哥萨克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东欧一个保持传统的特殊群体,是俄国民间文学中的“绿林好汉”。他们最早是从金帐汗国逃到南俄草原从事游牧的鞑靼人和斯拉夫人,后来随着俄国农奴制发展,出逃的农民、家奴和贫民也参与其中。由于当时的南俄草原地广人稀,多飞禽走兽,就成了这些逃亡异乡人的避难所,逐渐形成了定居村落,类似水浒传中的梁山泊。

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哥萨克人普遍勇猛无畏、精于骑术,于是沙皇便发现可以通过发给俸禄、分封土地等手段收买哥萨克上层,进而掌握哥萨克军队,驱使他们充当扩张的马前卒。所以哥萨克军团一度成为沙俄向中亚、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进行侵略扩张的急先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到一战时,俄国拥有着12支哥萨克部队,人数近30万。

1581年哥萨克领袖叶尔马克,率领840人的哥萨克队伍入侵西伯利亚汗

这些哥萨克军团除了标配战马外,还配备了西式先进的火器和火炮,所以面对还停留在弯刀和弓箭等冷兵器时代的北亚游牧部落时,武器代差实现了碾压。依靠哥萨克人,俄国在半个世纪里就几乎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甚至将据点设置在了太平洋沿岸的鄂霍茨克。

一战前沙皇尼古拉二世与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一起检阅俄国哥萨克骑

比如近代清朝丢失的外东北那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跟哥萨克人息息相关。有着哥萨克血统的俄国驻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他上任时中俄对于东段边界早已经由1689年两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确定下来,但是穆拉维约夫却一心想入侵黑龙江中下游,为俄国夺取黑龙江入海口。

由于当时的俄国刚刚遭受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不但财政枯竭,军队也损失52.2万余人,所以当时的陆军大臣反对,警告他那是中国的领土,“你不要惹麻烦”;财政大臣也反对,不予财政支持。但是这位总督自己筹集资金(出售采金、狩猎、收购皮毛的许可证),并自己组建一支哥萨克军队,向黑龙江中下游和出海口进军。

最后迫使清廷签订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把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了俄国。像穆拉维约夫这样敢于冲破条条框框束缚,不守规矩的哥萨克人并不在少数。实际上当年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三大群侵略者:穆拉维约夫、哈巴罗夫、涅维尔斯科伊均与哥萨克有着密切关系。

伯力市区畜力的哈巴罗夫雕像

而他们在俄国对外扩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俄国人当作民族英雄去纪念。早在19世纪,俄国境内就在城市醒目的位置修建了他们的高大雕像;为他们赐封爵位;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城市,如哈巴罗夫斯克(中国称伯力)即来源于“哈巴罗夫”;甚至将他们的头像印在纸币上。比如俄国面值最大的5000卢布上印着的不是沙皇,也不是伏尔泰这样的文学巨匠,而是俄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

2006年穆拉维约夫铜像被俄罗斯中央银行用作5000卢布纸币的图案。

穆拉维约夫正是代表了哥萨克人的行事风格,早期在河滩地段打劫过往商船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往往是哪一边的统治者强势或拉拢条件高便去投靠。特别是早期居住在南俄草原的哥萨克,由于当时此地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与俄罗斯的交界之地,所以这些哥萨克人如果在俄境内犯事被抓捕,就逃到克里米亚汗国为奥斯曼苏丹效力,反之亦然。

这种朝琴慕楚缺乏忠诚的行为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哥萨克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其组成以俄国的斯拉夫人为主,其次还有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波兰人、鞑靼人、摩尔多瓦人、高加索人、格鲁吉亚人、卡尔梅克人和土耳其人等。这种混杂让哥萨克人缺乏民族和国家认同,往往根据实际利益游离在各大势力之间,出尔反尔不受规则拘束也就不足为怪了。

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失败后,1814年俄军反攻进入巴黎,哥萨克军团受

与犹太人的对立

但作为一个不断有新人补充的群体,哥萨克人往往不论民族出身,颇有雇佣兵集团的意味,但唯独与犹太人势不两立,坚决排斥。究其根源则跟这两大群体截然相反的生活习俗与价值观有关。哥萨克人尚武,轻视财富也不重视教育,但却格外强调平等,遵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传统,这种准军事化的生活习性让近代的哥萨克人往往过着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劫掠生活。

相反犹太人则强调读书做生意,有迫切的生存危机感,喜欢聚敛钱财,重视教育,这种文化传统逐渐演变成一种趋利性的商业资源。犹太人的孩子需要从小就学习安身立命的知识和商业本领,再加上中世纪时,由于教会不允许教徒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所以商业、银行、管家等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是犹太人,这也被当地人视为坑蒙拐骗之术,是一个让人藐视的食利群体。

鉴于犹太人自身并不会主动融入到当地人的特性,所以犹太人无论在哪个国家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缺乏国家认同,没有归属感,不掌握权力,但偏偏又手握财富,这样犹太人在欧洲长期是集体泄愤的对象,民间的反犹情绪经久不衰。这其中,哥萨克人尤为突出。

其中缘由跟东欧许多农奴庄园的管家是犹太人有关,毕竟哥萨克人的组成有相当部分就是出逃的农奴。当哥萨克人凭借为沙皇开疆拓土的军功获得爵位,获得权力时,作为曾十分痛恨的对象,自然便与犹太人势不两立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