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品读八字箴言:知止尝止,终身不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品读八字箴言:知止尝止,终身不耻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7/16/948285_1127290163.shtml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这句源自《礼记·大学》的智慧之言,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古人修身齐家的座右铭,更是现代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清醒、避免困境的金玉良言。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这句话是先人的智慧结晶,也是一种珍贵的人生哲学。这一理念源于《礼记·大学》,原文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知道停止、知道知足,即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这便是“定、静、安、虑、得”共同的逻辑起点。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应该停止的地方就停止,这样就不会招来耻辱,一生都不会感到羞愧。这句话强调了“知止”的重要性。“知止”意味着能够明辨是非,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止或收手,避免过度或贪婪。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知止常止”,就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适度的行为,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或耻辱。

“知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的内涵更为深远。道家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儒家的“知足常乐”,都在强调“知止”的智慧。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主动辞官归隐,泛舟江湖,最终成为一代商圣;张良,汉初的开国功臣,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他在功成名就后拒绝了刘邦的封赏,选择退隐山林,他知道适可而止,避免了功高震主的危险……

这些都体现了“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的智慧,这种智慧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能够在物质欲望、名利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贪婪和野心所驱使,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老子在《道德经》里曾告诫人们,过分追逐名利,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过于积聚财富,也将遭受更为惨重的损失,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方可长久平安。“知止”,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心关系的思想主张,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独特而可贵的价值取向,对于为人处世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如果缺乏这种自律和修养,就可能招来各种祸患。柳宗元在《蝜蝂传》中,塑造了蝜蝂“不知止”的形象:“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蝜蝂是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它在爬行中遇到东西,就抓取过来,仰起头背着它们。背负的东西越来越重,即使非常疲乏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物体堆积不会散落,最终被压倒爬不起来。有时人们可怜它,替它除去背上的物体。可是如果它还能爬行,就像原先一样抓取物体。它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停止,直至跌落到地上摔死。

曾国藩曾说:“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现,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感极而求妄。”一个人若能在“止”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人生多半不会走偏、留憾。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知止”的重要性,以及它与人生的紧密联系。

知止,并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知止而行、于止中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知止,既是超凡的境界和智慧,也是一种可贵的自律和修养。

“知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只有在生活中懂得“知止”,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避免走入歧途。正如古人所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学会知足常乐,知道何时该停止,何时该前进,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从容。

在现代社会中,“知止”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往往容易被各种诱惑所迷惑,沉迷于追求权力、财富和享乐,而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求和生活的本质。过度的欲望和贪婪,不仅会导致身心疲惫,还可能失去道德底线,陷入困境。应该将“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的思想贯穿于生活中。学会在追求物质财富和个人欲望的过程中,保持一颗知足常乐的心,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同时,也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人生目标,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方向。

在现代社会中,知止常止的“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明确目标和价值观: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对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这样在面对各种选择和决策时,就能够根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来判断是否应该停止。

二、自我控制:知止常止需要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在面对诱惑和冲动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过度追求某种东西而失去自我。

三、权衡利弊:在做出决策之前,要权衡利弊,考虑各种可能的后果。如果继续下去的风险和代价超过了可能获得的收益,那么就应该考虑停止。

四、倾听内心的声音:知止常止也需要倾听内心的声音。直觉和感受会提示什么时候应该停止,当感到疲惫、焦虑、不安或者内心有矛盾时,可能是时候停下来反思一下了。

五、接受不完美:知止常止并不意味着要追求完美。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无法完全掌控的。学会接受不完美,放下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能够更加轻松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六、学习和成长:知止常止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通过反思自己的经历和错误,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更好地把握适可而止的“止”。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止”,需要我们在明确目标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权衡利弊、倾听内心的声音,接受不完美,并不断学习和成长。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生活和发展。在生活中,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份、能力大小和周边环境等状况,并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性格养成和道德修为,才能知道“止”的程度和状态。在知道“止”之后,还需要有常止的行动,明知不对的事,却控制不住还是要去做,那就不是常止了。因此,既要知道“止”,更要把握分寸,做到有所节制,止于应“止”之时。

故此,为自己应为的事,不为不应为的事,不超越规矩和自己本分,这样才能避免因过度追求而陷入困境,籍此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实现更加美好的人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