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一定是灰色的嗎?灰指甲治療、原因、症狀、注意事項
灰指甲一定是灰色的嗎?灰指甲治療、原因、症狀、注意事項
灰指甲是一种常见的指甲疾病,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它不仅影响指甲的外观,还可能导致疼痛和不适。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灰指甲的症状、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指甲构造
- 甲板:指甲最外层坚硬的部分,由角蛋白组成,覆盖保护指尖。
- 甲床:位于甲板下方,富含血管和神经,提供指甲生长所需的养分。
- 甲母质:位于指甲根部、甲皮下方,是指甲生长的地方。
- 甲弧影:俗称“月牙”,甲母质一部分凸出在甲片下方,通常在大拇指最明显。
- 甲皮:覆盖在甲片与指头交接处的透明组织。
- 甲沟:指甲周围的皮肤皱褶,负责保护甲母质和甲床
灰指甲症状有哪些?
灰指甲主要由皮癣菌引起,同时也可能是念珠菌或其他霉菌造成。霉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容易在脚趾甲滋生,但手部如果经常处于潮湿环境工作,也可能罹患灰指甲。
常见症状包括:
- 指甲变色:霉菌会产生色素,指甲可能变成白色、黄色、棕色、绿色或黑色。
- 指甲增厚:霉菌感染导致甲板变得比正常甲板厚实。
- 指甲变形:形状改变,变得粗糙、凹凸不平或扭曲凹陷。
- 指甲易碎:指甲变得脆弱易碎裂,容易断裂、碎裂,甚至与甲床分离。
- 甲沟发炎:指甲周围皮肤红肿、疼痛,造成站立或行走不便。
- 难闻气味:受感染的指甲可能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并非每个灰指甲患者都会出现所有症状,尤其初期症状可能很细微,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很多人并不会多加理会。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患有灰指甲,建议及早诊断治疗,避免病情恶化或传染给他人。
灰指甲长什么样?有哪些类型分类?
远端侧缘甲下型:
这最常见:霉菌从指甲远端或侧边指甲下缘开始感染,范围会缓慢地向指甲近端扩散。有时会形成黄色条纹,此为其他指甲疾病较少见的症狀,可帮助区分。白色表浅型:
霉菌从指甲表面感染,导致指甲变成如粉笔一般白色、失去正常光泽。此种类型主要影响指甲板的背表面,常发生于脚趾甲。近端甲下型:
此类型较罕见:霉菌从指甲近端甲沟开始感染,造成指甲近端变白、混浊。感染会逐渐扩大,导致指甲近端甲下角化、甲床分离。好发于艾滋病感染者。全失养型:
此为甲癣的最终状态。不論感染的部位是從近端或遠端、表面或甲下開始,如果长期未治疗,最终会导致整个指甲都被霉菌侵犯,出现变形、变色、增厚的现象。
灰指甲的高风险族群与诊断方式
高风险族群
年长者:年长者容易罹患灰指甲,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更容易受到霉菌感染。同时因指甲生长速度变慢,受感染的指甲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更容易发展为灰指甲。
潮湿环境工作者:厨房工作者、市场摊贩、洗涤业(如洗车、清洁人员)、美髮业等,由于手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容易受到霉菌感染。
日常习惯与环境:
常穿着密闭式鞋袜者:会让脚部潮湿闷热,有利于霉菌生长。
常使用公共场所者:赤脚行走于游泳池、健身房、公共浴室等。
其他高风险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例如:糖尿病、艾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等。
指甲相关病史:例如:香港脚、指甲周边血管疾病患者或指甲曾受傷者。
家族病史:家中有成员患有灰指甲,其他成员也可能因为接触患者的皮屑或共用生活用品而受到感染。
灰指甲的诊断方式有哪些?
临床表征:医师会透过观察指甲的颜色、形状、厚度、质地等变化来判断是否感染灰指甲。
霉菌镜检:从受感染的指甲刮取屑屑或剪取一小块指甲,利用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霉菌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霉菌感染。
霉菌培养:将刮取的指甲屑屑或指甲样本,放入培养基中培养数天至数週,观察是否有霉菌生长,并进一步鉴定菌种。此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但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
皮肤镜检查:皮肤镜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工具,可以放大观察指甲的表面结构,有助于早期发现灰指甲的病变。
灰指甲治疗方式:药物、手术怎么选?
灰指甲的治疗目标是消除霉菌感染,让健康的指甲重新生长。由于灰指甲的治疗需时较长,且容易复发,因此选择适合个人状况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
药物治疗
口服抗霉菌药物:
疗效特点:治疗灰指甲最有效的方式。
适用对象:多个指甲或大面积指甲感或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预计疗程:依药物种类和感染部位而有所不同,通常需要数週至数月不等。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建议使用口服抗霉菌药物。因体质不同可能会影响肝功能,治疗期间需定期追蹤肝功能指數。少数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現肠胃不適、皮膚過敏等副作用。
外用抗霉菌药物:
疗效特点:使用方便,副作用较少。
适用对象:感染范围未超过指甲的一半,且经医师检查后未侵犯甲母的患者。
预计疗程:连续用藥的情況下約為半年到一年。
注意事项:外用药物单独使用效果有限,通常建议搭配口服药物或指甲清创术,提高療效。
指甲清创手术(拔指甲)
- 疗效特点:快速去除病甲。与外用药物合併治療有助於藥物滲透,提高治療效果。
- 适用对象:严重感染,范围超过指甲一半或已侵犯甲母质。指甲增厚影响日常生活或造成疼痛。
- 预计疗程:依据病甲严重程度,可能需要多次治疗,另须配合适当抗霉菌药物,确保移除残留的霉菌并预防感染。
- 注意事项: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不建议自行处理,以免造成感染或其他伤害。
灰指甲开刀拔除后的照顾建议
- 傷口護理:返家後,請抬患肢,促進血液循環,以減輕腫脹感。儘量保持傷口乾燥,並依照醫囑回診換藥。
- 避免感染:穿著舒適寬鬆的鞋襪,避免劇烈運動、碰撞或弄濕傷口,並注意傷口是否有紅腫、熱痛、分泌物等感染跡象。
- 藥物使用:術後醫師會開抗生素及止痛藥服用,以減輕疼痛不適。
- 復原時間:指甲拔除後約一周左右傷口就會結痂較乾燥,分泌物減少,此時傷口疼痛就會減緩,約2-3個月會長出新的指甲。規律作息及均衡飲食:多攝取蛋白質、維生素C等有助於傷口修復及指甲生長。
灰指甲治疗疗程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灰指甲的治疗时间较长,需要耐心和恒心才能完全治愈。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手脚的干燥和卫生,避免霉菌再度感染而复发。即使灰指甲已经治愈,也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因为复发的风险仍然存在。如果家中有其他人也患有灰指甲,应该同时接受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 穿着透气的鞋袜:选择棉质或吸湿排汗纤维制成的鞋袜,让脚部保持干爽。
- 避免穿着过紧的鞋子:穿着过紧的鞋子会让脚部闷热潮湿,容易滋生霉菌。也要避免长时间穿着同一双鞋,让鞋子有时间透气干燥。
- 彻底擦干手脚:每次洗手、洗澡或游泳后,都要用毛巾仔细擦干手脚,特别是指缝和趾缝,避免潮湿的环境让霉菌滋生。
- 定期修剪指甲:定期修剪指甲可以减少藏污纳垢的空间,降低霉菌滋生的机会。可以使用锉刀去除病灶,帮助指甲保持清洁。
- 避免共用个人用品: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指甲剪、拖鞋等个人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 避免公共场所赤脚行走:在公共场所,例如游泳池、更衣室等,应该避免赤脚行走,最好穿著拖鞋,减少接触霉菌的机会。
除了以上这些日常护理,治疗完成後也要定期回诊追蹤,並按照医囑完成療程,以确保治疗效果。
常见问题:灰指甲就是香港脚吗?
灰指甲和香港脚不一样,两者都是由霉菌引起的,但感染部位不同。香港脚(足癬)是由霉菌感染脚部皮肤所引起的疾病,造成香港脚的霉菌也可能蔓延至指甲,导致灰指甲的情况发生。
常见问题:灰指甲会自己好吗?不治疗会怎么样?
灰指甲不太可能会自行痊愈!因为灰指甲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而霉菌感染通常不会自行消失,需要积极治疗才能痊愈。虽然不会立即危及生命,但若不治疗,可能会影響生活品质,甚至引發其他健康問題。及早治療可以避免併發症的發生,並降低傳染給他人的風險。
文獻參考
- 認識甲癬(灰指甲),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 灰(趾)甲之防治,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