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经济:中国当前经济是通缩预警还是通胀前兆?
透视中国经济:中国当前经济是通缩预警还是通胀前兆?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通缩压力,银行降息、贷款政策宽松等现象引发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CPI和PPI数据,探讨了通缩和通胀的区别,并进一步分析了经济衰退的原因,包括内卷、就业压力、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同时,文章提出了多种应对通缩的政策建议,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经济形势解读。
这两年,我们收到的贷款电话越来越多了,但这些贷款往往都是银行的,说可以给低利率,甚至不需要任何抵押就可以贷款。
这两年,银行存款的利率越来越低,目前已经破2了,就是存款利率不到两个点,和过去的三四个点相比,存在银行也赚不到多少钱,最多图个心安。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大家的消费意愿不够,都开始了消费降级,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刺激大家消费,从而出台了政策,这叫做降息。
只要银行降息,就说明经济处于通缩状态,如果是通胀,一定是加息,因为市场流动的钱太多了,引发了通货膨胀,所以需要加息回收资金。
那通胀和通缩,都有哪些区别呢?
主要体现在两点:
通胀:货币的价值在不断下降,比如在解放前曾经出现过一次大通胀,一麻袋钱买不了一袋子米,就是钱不值钱。所有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在离谱的上涨。
通缩:货币的价值在上升,通常是生产过剩,很多产品卖不出去。
作为80、90后,小时候一毛钱能买一根铅笔,现在一根铅笔要两块钱。相对来说,一毛钱能买到的东西,就说明货币比较之前,而现在变成了两块钱一支笔,相对一毛钱的时代,就是通货膨胀了。也就是钱不值钱了。
我们可以看看最新的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和PPI(生产者价格指数)。
2024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上涨0.6%。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提高,意味着物价在上涨,钱的购买力下降,但这是相对的,只是和上一个月相比,而不是我们担心的大通胀。
比如你去年买猪肉,一斤五花肉可能只有17块钱,现在已经涨到20元了。这就是CPI上涨的一些例子,如果很多商品都出现了涨价,那就说明CPI整体在上升,从大的方向来说,我们的经济在复苏。
2024年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上月相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环比均下降0.1%。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下降,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生产效率提高导致的,PPI下降,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也反映出经济活动放缓,或者需求不足等问题。
比如你是制造汽车的,如果原材料价格下降,你的成本就会降低,可能会因为降价吸引了消费者,从而增加了利润。
但是PPI的变化,会传导到CPI,也可能是经济放缓的一种表现。说明我们还是面临着通缩的压力。
这几年很明显的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内卷。
内卷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就业的岗位少了,竞争大了,所以就开始内卷,也就是择优录取。
这也是和经济直接挂钩的,经济好,企业扩大生产,岗位多,自然就没人卷了,经济差,企业缩减成本,岗位少了,就开始内卷了。
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也不是单一的。
有人说是疫情导致的,其实不然,疫情只是加速了通缩,而经济周期才是根本的原因。
从康波周期来看,我们这个阶段,就是处于经济衰退期,如图所示:
每一轮康波周期,大概是50-60年,这东西是西方人发明的,和我们的60甲子到是挺一致,基本60年一个轮回。这个是大周期,还有40个月以及10年的小周期。和我们的大运流年也是一致的。
要不说那些前辈有智慧呢,虽然不在一个国家,甚至一辈子都见不到,但是他们发现的规律却是出奇的一致。传承了上千年。
从大周期来讲,我们目前就是处于衰退期,而疫情加速了衰退,所以感觉疫情过后,突然变得难了,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还有另外一个因素。
那就是美联储加息。
美国一直想独霸世界,但是我们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想要拉爆我们的经济,从而低价来收购我们的资产。如果是那样,我们赚一块钱,就有一大部分是美国的。
美国是怎么玩的呢?
因为美元的社会地位在那摆着,他首先降息,让自己的利息很低,然后就会有很多企业找他们借钱,等大家把借来的钱消费的差不多了,美元开始加息。
如果你原来是1分钱借来的贷款,现在加息到5分了,你是不是要抓紧还钱,不然利息越来越高,你还款的成本就越来越高。但是很多企业没钱,加息一下子就负责累累,甚至暴雷了,这个时候,美国就来了,他低价把你的公司收购了。当年的三星公司,就是这样被收购的,三星公司50%以上的股权都是美国的。
所以你看,美国这几年在干啥,就是不断的加息,目的就是让资金回笼,和我们玩的就是金融战,希望把我们给拉爆,然后他来低价收购。
美元加息,很多资金都会跑到美国,这样我们就缺钱,这是外循环。内循环就是大家感觉经济不好,都不愿意花钱,钱都进入了存储环节,所以内外交困,经济就短期无法复苏。
现在就知道美联储为啥不降息了吧,就是在干耗着,如果他降息了,就意味着他承认自己的战争失败了,开始说九月份降息,这又不降了,他可能低估了我们的经济,他们的小算盘必然要失败。
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就会负债累累,会暴雷,如果降息,同样也会崩盘,现在是骑虎难下的局面。
面对通缩,我们有哪些应对措施呢?
通缩就是需求不足的问题,需求不足,是因为没人愿意买东西,这是一个循环过程。
这需要有很多政策刺激,比如降息,降准,这是最基本的组合拳,降低利息,你存款利息低了,你是不是就得拿出来消费了。
降准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要求,不让商业银行上缴那么多保证金了,商业银行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就可以低利息放出去,让企业扩大生产。
为了刺激循环,还有更多政策,比如以旧换新补贴,汽车拆解补贴等,都是为了加速经济循环。
在企业端,降低税费,少收一点税,公司利润就增加了,公司就可以拿赚到的利润去消费。这也是刺激经济的一种手段。
在政府单位这边,可以增加开支,比如发行国债,我们去买国债,国家拿着这部分钱去投资,比如搞基建、搞建设,我们不花钱,国家替我们花费,这样也可以拉动经济,因为在建设环节,依然需要人工,需要机器。
国家财政或货币的工具箱里,有很多应对通缩和通胀的工具,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需要增加内循环和外循环。
大家都知道,促进经济的三驾马车,无非就是消费,投资,出口,而出口方面总是被限制,消费和投资也不理想,但是随着美联储降息,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升值,一定会吸引更多外围资金来这里投资和消费。
另外就是全球很多国家都在降息,只有美联储迟迟不动,甚至日本还开始了加息,这对经济复苏是有一定影响的。
经济周期是历史大趋势,从衰退到复苏,有一个过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就算美联储不降息,日本加息,我们相信,我们依然可以快速走出衰退期,进入复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