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定心练习、正念、冥想: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定心练习、正念、冥想: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3c69d57da5ce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定心练习、正念和冥想作为这一领域的重要概念,常常被人们提及。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又有哪些联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相似之处

  1. 真正的自我意向:定心练习、正念、冥想都认识到与真我或核心意图保持一致的重要性,认为自我更深层次的方面指导着有意义的行动。

  2. 正念和觉知:它们都强调有意识和觉知。定心练习促进正念,使行为与真我保持一致。冥想培养的是对思想和情绪的被动觉知,而正念培养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当下觉知。

区别

  1. 目的和方向
  • 定心练习:旨在通过对注意力的持续觉察来培养正念,确保其与真实自我的意图保持一致。从主动(控制呼吸来影响情绪)到被动(不受控制地观察思想和情绪)。

  • 传统冥想:专注于被动地观察思想、情绪和感觉,不加干预。练习者培养对这些心理事件的不执着,并观察它们的短暂性。

  • 正念:旨在培养对当下的持续、非评判性关注,通常融入日常活动中。它包括心无旁骛地觉察自己的环境、身体和思想。

  1. 行动方法
  • 定心练习:结合主动和被动两种方法,按照真实自我的意图指导行为。它可以根据情况使用主动的呼吸控制或被动的观察。

  • 传统冥想:鼓励被动观察和不执着,允许思想和情绪来来去去,不加干预。

  • 正念:是一种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实用工具,通过正念吃饭或走路等活动,培养当下的觉知。它强调积极参与当下的体验,但避免做出判断或反应。

  1. 语言与判断
  • 定心练习:使用 "意向 "等中性术语,减少二元对立思维。它避免明确地将情绪或想法标记为积极或消极。

  • 传统冥想:通常使用中性语言,侧重于从心理波动中解脱出来,不太强调区分积极或消极。

  • 正念:指导练习者不带评判地观察思想和情绪,专注于好奇和接受,而不是将它们归为好或坏。

总结

定心练习在主动和被动方法之间取得平衡,使行动与真正的自我保持一致;而正念则旨在将持续的、非批判性的觉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传统冥想仍然是被动的观察,强调不执着于短暂的想法和情绪。尽管三者有所不同,但都承认与核心自我保持一致并培养正念或觉知的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