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际医院实施首例深吸气屏气(DIBH)左侧乳腺癌调强放疗
北大国际医院实施首例深吸气屏气(DIBH)左侧乳腺癌调强放疗
近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放疗科在TrueBeam平台上成功实施首例深吸气屏气(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 DIBH)左侧乳腺癌调强放疗。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治疗的精准度,还有效降低了心脏和肺部的辐射剂量,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预后。
DIBH作为一种呼吸管理模式,要求患者深吸一口气后暂时屏息,这一动作促使胸腔扩张,心脏向后下方移动,远离靶区,同时肺部充气膨胀,使更多的肺组织移出主要照射范围。
运用DIBH技术后,患者的心脏平均剂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平均剂量、患侧肺的V20(接受20Gy以上剂量的肺组织比例)较自由呼吸状态下明显减少,这将显著降低心脏病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深吸气状态并在同一呼吸相位下进行治疗,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DIBH技术不仅保护了心肺功能,还确保了放疗的质量。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依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22年我国女性乳腺癌的新发病例数约为35.72万例。
放射治疗(放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有效地消除患侧乳房、胸壁以及区域淋巴结内潜在的癌细胞,显著降低局部和区域复发的风险,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然而,在放疗过程中,心脏、冠状动脉和肺部等重要器官因邻近靶区,存在遭受辐射损伤的风险,尤其对左侧乳腺癌患者而言。此外,呼吸运动导致的靶区位置周期性变化,可能影响放疗的精确性。
深吸气屏气(DIBH)是一种呼吸门控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放疗中心脏的不必要受照剂量和体积,心脏得以有效保护。患者需要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在憋住气的状态下进行治疗。
DIBH技术还可以提高放疗的精确度,胸部肿瘤在放疗过程中,由于人的呼吸运动,照射的肿瘤靶区是一个“活动靶”,而通过DIBH技术,把活动靶变成了“静止靶”。
这种技术通过增加肺体积、膈肌向下位移和胸廓抬高,大幅度增加了心脏与胸壁间的距离,从而减少心肺辐射剂量。DIBH放疗技术不仅适用于乳腺肿瘤,同时也适用于肺癌、肝癌、食管肿瘤、胸腺肿瘤、纵隔淋巴瘤等。
DIBH的实施不仅依赖于放疗设备,还需要整个放疗团队的紧密合作:医生负责制定治疗方案;物理师设计、验证治疗计划,确保放疗设备的质控;治疗师进行呼吸训练和日常治疗;护士及其他辅助人员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保障患者在治疗全程的舒适和安全。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放疗科在肿瘤精准放疗领域达到了新的高度。
目前,放疗科正积极探索该技术在其他部位的应用,以期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精准放疗。
放疗科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点打造的全方位、一体化的肿瘤诊疗中心和临床科研教学基地。拥有100余张床位,以及经验丰富的医师、物理师、技师、工程师、护士等医护人员30余人。放疗医师10人,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后1人,博士3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
开展多种国内外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并联合CT引导下穿刺活检、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缓和治疗等多位一体的规范化综合抗肿瘤治疗及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