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寻踪:“水”字的字形解读及其造字本义
汉字寻踪:“水”字的字形解读及其造字本义
“水”字的字形演变及其造字本义,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理解。从甲骨文到楷书,这个简单的汉字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它又如何同时表示地面的河川之水和天降的雨水?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山高水长,有山就有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在探讨了“山”、“岳”、“阜”、“阳”、“丘”、“谷”、“石”、“土”、“沙”、“小”、“少”等山石类汉字之后,让我们转向水流类汉字的讨论,先从“水”与“川”这两个字说起。
流水成川,按照古人的说法,地上的各种水流都可以叫“川”,当然也可以叫“水”。在古人的词汇中,华夏大地上只有最大的水流才可以叫“江”,叫“河”,而且在通常意义下,“江”是特指长江,“河”是特指黄河。“江”(长江)与“河”(黄河)以外的水流通常都以“水”称之。然而这“水”其实又不仅仅是指地面流淌着的水,它还包括天空降落的雨水,只有“川”才是仅仅表示地面流淌着的水。
咱们还是先从表意更为广泛的“水”字说起。那么,“水”字的构字理据是如何具体表示雨水与流水这样的意思的呢?这要依据它的古文字字形来解读。
“水”字的构字理据如何?通常人们认为它很简单,就是一个独体象形字,象自然界的水流之形;然而感觉它又并非那么简单,因为它不仅有象征水流的实线条,它还有象征水滴的虚线条(参见下图):
“水”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甲骨文的“水”字是个象形字,而且表示的是动态之水。
在甲骨文中,动态的流水一般是写作纵向的,而要表示或静止或漫溢的水,则通常是写作横向的,“水”字是纵向的,可见其表示的是动态的水。
上图的“水”字通常是由连续的实线条与断续的小点(虚线条)构成,也有只有实线条而两侧没有小点的。中间的弯曲实线条有一条的也有两条的,均可视为河川的象形,表示流动的河水;弯曲实线条外侧的虚线有两点的有三点的,均可视为雨水的象形,表示下落的雨水。一说中间像河川的主水脉,两旁似流水的水花,或表示水的流动,或表示水的性质状态,此种说法不能解释为什么流水不在河床之内,却要位于“水脉”之外。
认为,“水”字不仅仅是表示地面的河川之水,也同时表示天降的雨水,在古人的认识中,水本是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再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有个成语叫“行云流水”,是天上的行云降落的雨水构成了地上的流水,而地上的流水受日光照射又蒸发为天上的行云,地面的流水与空中的行云相互转化,生生不息,这就是地球生命的渊源——水。
因此,愚以为“水”字的构形,既含有流水的因子也含有雨水的因子,不妨将其实线条视为表示流水的“川”字的省写,将其虚线条的小点视为天降雨水的“雨”字的省写,流水与雨水共同表达“水”的内涵。但是从造字方法来说,还是只能够将其视为独体象形字,而不宜看作合体会意字。
上图中金文的“水”字承继甲骨文字形,将中间代表流水形象的实线规范为一条(不再是两条),将实线两边代表雨水形象的虚线规范为各有两个雨点。小篆字形跟金文一脉相承,并在其基础上将两边的雨点艺术化为弯曲的线条,使得“水”字象形的意味有所减弱。
隶变以后的隶书、楷书等现代汉字由于产生了笔画,使得“水”字变形较大,中间的“水脉”变成了隶书的竖或者楷书的竖钩,左侧的雨点变成了横撇,右边的雨点变成了撇与捺,成了一个由竖钩、横撇、撇、捺四画组成的独体汉字,“水”字初文的构字理据则消失殆尽。
《说文解字》卷十一水部:“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凡水之屬皆从水。”
许慎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水”,是用作平度的标准(水平的标准)。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的属性。它的字形象众水同流,中间的一竖表示藏在水中的阳气。大凡跟“水”的意思相关的字都可以用“水”作为表意偏旁。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水,准也。准古音追上声。此以叠韵为训。如戸护、尾微之例。释名曰。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故匠人建国必水地。北方之行。月令曰: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火,外阳内阴。水,外阴内阳。中画象其阳。云微阳者,阳在内也。微犹隐也。水之文与卦略同。式轨切。十五部。凡水之属皆从水。”
段玉裁的解释更要详细一些,除了从音韵方面讲解了“水”字与“准”字的相同关系以及标注了“式轨切”的反切注音之外,主要增加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说《说文》将“水”解释为“准也”,是说水的特征在于“平”,“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故匠人建国必水地。”二是对《说文》的解释中“中有微阳之气也”一句加以具体说明,“水,外阴内阳。中画象其阳……水之文与卦略同。”八卦的坎卦(☵)代表水,与甲骨文“水”字的构形原理相同。
其实,由于甲骨卜辞的过早埋没,东汉的许慎与前清的段玉裁都未能一睹甲骨文,所以他们也只能从水平的性质来理解“水”字的字义,从坎卦(☵)的卦形方面来理解“水”字的字形。
如今依据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来理解“水”的字形字义就比较清楚了,那就是以河川水流与雨水水滴的形态共同表示自然界的“水”的含义,它的造字本义就应该是自然界的流水与雨水。
(就此打住,余论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