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墨经》中的杠杆原理:比阿基米德早两百多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墨经》中的杠杆原理:比阿基米德早两百多年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458-1370206.html

《墨经》是中国古代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记载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等物理学内容。这些科学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高度。

时间: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

墨子,原名墨翟,是第一任墨家巨子。墨子出生在春秋末年,约公元前480年,墨家学派经典《墨经》约完成于公元前388年,其中记载了大量自然科学现象和墨家总结的理论。

墨子本出身低下,属于最底层的劳动者,墨家学子也大都如此,而且其中有大量的手工业者。在墨子的带领下,墨家学者都在平时的劳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出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这些科学知识都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很多人知道“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但却不知《墨经》中就记载了杠杆原理,还比阿基米德早两百多年。

《墨经·经下》:“衡而必正,说在得。”《墨经·经说下》:“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墨经·经下》中描述,平衡必然端正平稳,是因为彼此契合的结果。《墨经·经说下》中又对此进行了阐述:对一个平衡状态的杠杆,任意对一端施加重力,这一边就必然会下垂,因为原来杠杆两端物体的力矩相等,处于平衡状态,对一端加力就打破了平衡。如果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两边物体离支点距离不相等,一短一长,那么两边同时加相同的重量,那么离支点较远的物体就必然会下垂,因为离支点较远的物体力臂更长,产生的力矩更大。

《墨经·经下》中讲到:“挈与收反,说在薄”。《墨经·经说下》又对其进行阐述:“挈,有力也。引,无力也。不必所挈止于施也,绳制挈之也,若以锥刺之。挈,长重者下,短轻者上;上者愈得,下者愈亡。绳直,权重相若,则止矣。收,上者愈丧,下者愈得。上者权重尽,则遂挈”

这两句的解释现在的学者也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是阐述的定滑轮原理,讲的是将物体提起来不一定要向上用力,可以通过绳子穿过定滑轮,在绳子上挂重物就可以将物体提起。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这部分也是杠杆原理的应用,阐述的是用长的力臂和轻的物体(或力),可以将短的力臂重的物体提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