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历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导学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历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导学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uiwen.com/doc/1173546521.html

历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导学案

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美、英、法等国参加和会的目的;对德《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和矛盾;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的影响。通过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国际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随着各国实力的发展变化,战胜国之间、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

导学重难点
重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难点: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导学设计意图

  1. 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的学习。
  2.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3. 指导理解记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内容。
  4.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具准备:世界地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导学设计过程

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 布置学生字读课文,了解大意。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
(一)巴黎和会
  1. 巴黎和会的召开
    简介会议召开前的状况。 | 学生依据小字内容,说出各国的参会目的 |
    2.《凡尔赛和约》
    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对德和约问题,经过长时期激烈的争吵,1919年6月28日,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强调: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学生阅读、讨论教材内容,然后归纳《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
    (二)华盛顿会议
  2.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简介背景 | 了解背景,记住时间、地点和操纵国。 |
  3. 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签订了《九国公约》。公约在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实际上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正确理解《九国公约》的内容 |
  4. 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从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看书,弄清什么是凡尔赛体系。 |
    四、课堂小结 |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由于这一体系并没有解决列强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矛盾。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必然导致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新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而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 |
    五、布置作业 | 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进入新课的学习。 |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