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乃蓄情宵影,结志晨晖。
遂乃蓄情宵影,结志晨晖。
《威凤赋》是唐代李世民创作的一篇赋,通过描述一只威仪的凤鸟,展现了唐太宗对开国功臣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遂乃蓄情宵影,结志晨晖。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威凤赋》
有一威凤,憩翮朝阳。晨游紫雾,夕饮玄霜。资长风以举翰,戾天衢而远翔。西翥则烟氛閟色,东飞则日月腾光。化垂鹏于北裔,训群鸟于南荒。弭乱世而方降,膺明时而自彰。俯翼云路,归功本树。仰乔枝而见猜,俯修条而抱蠹。同林之侣俱嫉,共干之俦并忤。无恒山之义情,有炎州之凶度。若巢苇而居安,独怀危而履惧。鸱鸮啸乎侧叶,燕雀喧乎下枝。惭己陋之至鄙,害他贤之独奇。或聚咮而交击,乍分罗而见羁。戢凌云之逸羽,韬伟世之清仪。遂乃蓄情宵影,结志晨晖。霜残绮翼,露点红衣。嗟忧患之易结,欢矰缴之难违,期毕命于一死,本无情于再飞。幸赖君子,以依以恃,引此风云,濯斯尘滓。披蒙翳于叶下,发光华于枝里,仙翰屈而还舒,灵音摧而复起。眄八极以遐翥,临九天而高峙。庶广德于众禽,非崇利于一己。是以徘徊感德,顾慕怀贤,凭明哲而祸散,讬英才而福延。答惠之情弥结,报功之志方宣。非知难而行易,思令后以终前。俾贤德之流庆,毕万叶而芳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只威仪的凤鸟,憩息在山的东方。早晨在紫雾中遨游,晚上饮仙液琼浆。凭借长风高高飞起,直冲云天远远翱翔。向西飞去烟云消散,向东飞去日月辉煌。在北海使巨鲲变为大鹏,在南国教凡鸟志气高昂。匡济乱世来到人间,报效圣世功高名扬。 振翅奋飞在云路,功成名就回原树。登上高枝被猜疑,落到长枝怀蠹虫。同林鸟儿都嫉妒,共栖枝头都相忤。没有恒山的义情,却有炎州的凶度。如果在苇巢安居,独怀危惧难安处。鸱鸮在侧叶间叫,燕雀喧噪在下枝。惭愧自己太鄙陋,嫉妒他人太贤奇。有时聚众来攻击,有时罗网来拘羁。收敛凌云的羽翼,隐藏超世的容仪。于是积蓄力量在夜影,立志在晨曦。霜打美丽的翅膀,露沾红色的羽衣。感叹忧患容易产生,欢乐难寻矰缴难违。只求一死报知遇,本无二心图再飞。幸赖君子来援手,依靠扶持得生机。引来风云洗尘埃,焕发神采展光辉。摆脱蒙蔽在叶下,显露光华在枝里。屈曲的仙翰又舒展,摧残的灵音又响起。放眼八方任翱翔,凌空九天高耸立。希望广施恩德于众禽,不是只图一己之利。因此徘徊感念恩德,顾盼思慕贤才,依靠明哲之士祸患消散,托身英才福泽绵延。报答恩惠之情更加深厚,报答功绩之志正在宣示。不是知难行易,而是思虑如何让后人继承前人的事业。使贤德之人的恩泽流传,万代相传永留芳名。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这篇《威凤赋》是唐太宗赐予长孙无忌的。《旧唐书》卷六十五《长孙无忌传》:“太宗追思王业艰难,佐命之力,又作《威凤赋》以赐无忌。”以及《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三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上:“太宗赐长孙无忌《威凤赋》,敬宗猥称赐敬德。”从这些史料可知,公元633年(贞观七年),唐太宗册书,
阅读全文 ∨
赏析
唐太宗这篇《威凤赋》到底是写给长孙无忌,还是写给房玄龄,尽管尚有争议,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肯定写给唐太宗身边的开国功臣的。唐太宗通过此赋,采用比喻的写法,追思建立王业的艰难,表现了他对辅助过他建国的功臣们的感激之心。
开头到“膺明时而自彰”几句的意思是:有一只威震天下的凤鸟,栖息在朝阳的树枝上。早晨在紫色的雾气中遨游,晚上饮用玄霜。凭借长风展翅高飞,直冲云霄,远翔天际。向西飞行时,烟雾消散,天空清澈;向东飞行时,日月光辉闪耀。在北方边陲教化鲲鹏,在南方荒野教导群鸟。在混乱的世道中降临,遇到清明的时代而显扬。
“俯翼云路”以下几句,写这只威凤在功成名就之后,回到原来的栖息之地,却遭到同林之鸟的嫉妒和攻击。它们没有恒山的义情,却有炎州的凶度。即使在苇巢中安居,也感到危险。鸱鸮在侧叶间叫嚣,燕雀在下枝喧闹。它们惭愧自己的鄙陋,嫉妒威凤的贤奇。有时聚众攻击,有时设罗网拘羁。威凤只好收敛凌云的羽翼,隐藏超世的容仪。
“遂乃蓄情宵影”以下几句,写威凤在遭受挫折之后,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它在夜影中积蓄情感,在晨曦中坚定志向。霜打美丽的翅膀,露沾红色的羽衣。感叹忧患容易产生,欢乐难寻矰缴难违。只求一死报知遇,本无二心图再飞。
“幸赖君子”以下几句,写威凤终于遇到君子的援手,得以摆脱困境,重新展翅高飞。君子引来风云,洗净尘埃,焕发神采。威凤摆脱蒙蔽,在叶下显露光华,在枝里展现风采。屈曲的仙翰又舒展,摧残的灵音又响起。它放眼八方任翱翔,凌空九天高耸立。希望广施恩德于众禽,不是只图一己之利。因此徘徊感念恩德,顾盼思慕贤才,依靠明哲之士祸患消散,托身英才福泽绵延。报答恩惠之情更加深厚,报答功绩之志正在宣示。不是知难行易,而是思虑如何让后人继承前人的事业。使贤德之人的恩泽流传,万代相传永留芳名。
这篇文章通过威凤的遭遇,展现了唐太宗对开国功臣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文章采用比喻的写法,将自己比作威凤,将功臣比作君子,表达了对功臣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简析
此赋先自比为凤凰,自傲于自己的风姿,再显耀一下自己平定各方的功劳;接着说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然后说有幸遇到君子,相互支持信赖;最后申明不会忘记对方的功劳,希望成就一段君臣佳话。这篇文章追思建立王业的艰难,表现了对功臣们的感激之心;同时也是作者的精心结撰之作,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思想。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97篇诗文 ► 107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