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Pi Network:一个瞄准中老年人的虚拟货币骗局
揭秘Pi Network:一个瞄准中老年人的虚拟货币骗局
Pi Network(π币)在中国掀起了一股虚拟货币热潮,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群的追捧。然而,这个号称"零成本、高收益"的项目实则是一个典型的传销骗局。
Pi Network的运作模式
Pi Network通过"零撸"挖矿和推荐返利的方式吸引用户参与。用户只需每天在手机上签到,就能获得少量代币。但"零撸"仅是吸引用户的诱饵,要想获得更多代币,用户需要通过"邀请可信赖的朋友和家人加入社区"来提高挖矿收益。
"零撸"与裂变收益套路
Pi Network的收益模式设计巧妙:挖矿收益将越来越少,直到消失。如果网络的总人数始终不上涨,Pi将会无限增发,一旦总人数达标,挖矿奖励将减少,Pi的发行量将进行通缩,获取Pi将变难。这种设计使得每一个用户和持币者都不断发展新用户,直到挖矿奖励归零。
同时,该团队还创造了"大使"角色,当新成员注册Pi Network时,每邀请一个人加入网络便可成为大使,基本采矿率将获得25%的奖金。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在进行挖矿时,都会使"大使"的收入提高25%。
Pi Network的本质
尽管Pi Network宣称由斯坦福大学博士团队开发,但其本质仍是一个典型的"传销模式"。这种"推荐返利"的方式引诱用户发展下线,看似投资者通过吸引新的成员挖矿,可在短时间内获利,但随着更多人加入,资金流入不足时,最下线的投资者很容易蒙受损失。
专家警示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提醒,山寨币市场是风险的高发区域,极易涉及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从投资的角度上,建议中老年人慎入虚拟货币市场,尽量选择境内持牌金融机构所发行的金融产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峰指出,对于这一类瞄准下沉市场、老年人群体为主的山寨、传销币,一方面需要直接打击犯罪分子,强化相关监管及执法环节;另一方面还需要对三四线及以下的下沉市场投入更多的普法宣传、以社区为单位来加强虚拟货币相关知识、普及以虚拟货币为噱头的反诈知识,保障普通大众尤其是老年人的财产安全。
警示
在中国,虚拟货币交易等行为已被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投资者应保持警惕,不要轻易参与此类项目,避免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