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 葛春良
记“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 葛春良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是由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一项公益法律服务项目,旨在通过组织律师志愿者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促进当地法治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
春风送暖入北国
良才送法援边疆
——记“1+1”中国法律援助
志愿者律师 葛春良
葛春良,浙江省台州市首位“1+1”中国法律援助律师志愿者。2022年4月,他响应司法部号召,主动请缨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通过选拔如愿成为了一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为了这个选择,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独自来到离家3500多公里的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志愿服务一年来,葛春良律师接待群众法律咨询近百人次,办理刑事案件14件、民事案件11次、认罪认罚3件,走进社区、学校、机关单位等场所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余次,累计受众近3000人次。
结缘冷极
梦想落地生花
根河市是呼伦贝尔市所属县级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有“中国冷极”之称。在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上,葛春良律师克服极寒天气、水土不服等众多困难,尽快融入到当地司法行政队伍,努力适应当地风俗习惯,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开展法治讲座与普法宣传,参与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
履职尽责
保障司法公正
2022年11月18日,根河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法院通知辩护函后指派葛律师担任肖某某帮信罪的辩护人。葛律师全面了解案情,制定辩护方案,从该案涉嫌的罪名、案件事实、法律规定等角度与法官、检察院沟通,并围绕多个辩护观点充分释明了肖某某监视居住的起始点、自首的事实与法律依据。经过不懈努力,法院判决全部采纳了辩护人的意见,在与检察院沟通后,检察院亦本着实事求是的办案态度,对其法律意见予以肯定并采纳,最终调整了量刑建议,将原来的有期徒刑一年零四个月降为一年,降低刑期近30%,其办案能力及工作态度得到了高度认可。
2022年11月中旬,两位申请人孙某和马某因在某建筑工地打工工资被拖欠来到根河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葛律师接受指派后立即收集证据,根据现有证据拟定诉讼策略,将总承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一并列为被告。经过反复沟通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在拟订调解协议时,葛律师坚持要将总承包单位协助执行的条款写入协议,这样的话当实控人不履行支付义务时,总承包单位可以依据该条款直接支付并从应支付给实控人的工程款中垫付并扣除,为协议的执行扫清了障碍,充分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为此两位受援人专程为葛律师送上了的锦旗,以示感激之情。
2023年4月,申请人张某来到根河市社会矛盾调解中心寻求帮助,经了解,张某在敖乡某工地施工时受伤,住院治疗两周多,但用工双方因为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的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遂来到社会矛盾调解中心申请调解。正在调解大厅值班的葛春良律师主持了本次调解工作,葛律师和其他调解员一起,结合法理和情理,运用法理分析、案例举例和背靠背调解等技巧,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努力,成功促使双方各自让步,达成调解协议并且当场履行。
无私情怀
播种法治之花
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葛春良律师积极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同时从基层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安排推进普法宣传工作,努力实现法律援助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他深入社区宣传法律援助法,持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打通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公里”;他走进校园开展民法典讲座,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积极营造法治和谐校园氛围。他以案释法为“法律明白人”授课,有效提升基层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时间如白驹过隙,葛律师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一年来,他始终铭记“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的光荣使命,认真履行志愿律师职责,以优质的法律服务、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赢得了众多受援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