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学六年级数学常考知识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学六年级数学常考知识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uexila.com/xuexiff/liunianjishuxue/c1533038.html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常考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常考知识点

圆的面积

  1. 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用字母S表示。
  2.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 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 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 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 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环形的面积

  • 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R=r+环的宽度.)
  • S环 = πR2-πr2或
  • 环形的面积公式: S环=π(R2-r2)。

圆的其他性质

  1. 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
  3.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
  4. 两个圆:半径比 = 直径比 = 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平方。
  5. 例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6. 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4∶π
  7. 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反之,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
  8. 确定起跑线:
  • 每条跑道的长度 = 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 + 两个直道的长度。
  • 每条跑道直道的长度都相等,而各圆周长决定每条跑道的总长度。(因此起跑线不同)
  • 每相邻两个跑道相隔的距离是: 2×π×跑道的宽度
  • 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πa厘米。

常用π值结果

  • 2π = 6.28   3π = 9.42
  • 4π = 12.56   5π = 15.7
  • 6π = 18.84   7π = 21.98
  • 8π = 25.12   9π = 28.26
  • 10π = 31.4   16π = 50.24
  • 25π = 78.5   36π = 113.04
  • 64π = 200.96   96π = 301.44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计算

  1. 直接写得数。
  • 67 ÷3=   35 ×15=   2-37 =   1+2%=
  • 78 ÷710 =   5÷23 =   43 ×75%=   78 ×4×87 =
  • 16 +56 ×15 =  12 ×99+99×12 =
  1. 化简比。
  • 78:39  0.125:25%
  1. 脱式计算。
  • (23 +415 ×56 )÷2021   45 ÷﹝(35 +12 )×2﹞
  1. 简便计算
  • 78 ×56 +18 ÷65   36×(23 +16 -34 )
  1. 解方程。
  • X÷18 =15×23   40%X-14 = 712

数学学习方法

  1. 提前预习
  • 提前预习能够对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有大体上的了解和把握,能够在听课的时候抓住重点,着重听取自己不会的重难点。但高数书比较晦涩难懂,如果仅仅是靠自学,往往很难看下去也比较难学进去,所以把握课堂很重要,上课需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走。
  1. 认真听课
  • 大学固定教室的概念较弱,所以上课的地点和座位都是流动的,上课基本在比较大的阶梯教室进行。教室空间比较大,建议大家坐得靠前一些,这能更加清晰地听见老师的讲课,方便和老师进行互动,同时也能使自己集中注意力,避免因分神而错过知识点。
  1. 及时复习
  • 高数很多知识都是连在一起的,需要我们经常把学过的知识复习、总结,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当然,有些学生对复习没有足够的耐心,但也得坚持每天复习前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也得专心,一定要质量高、效率高、不拖拉。
  1. 融会贯通
  • 高数的知识是一层层推进的,后一章知识与前一章紧密相连,这就需要同学们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地学习,掌握重点知识,千万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囫囵吞枣般学习,这样不仅不能串联知识,还会打乱学习节奏,增加学习难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