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鄱阳湖的“碟中谍”:揭秘独特碟形湖的形成与生态价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鄱阳湖的“碟中谍”:揭秘独特碟形湖的形成与生态价值

引用
科普中国网
1.
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id=7259326272253816832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以其独特的碟形湖景观闻名于世。这些碟形湖不仅为鄱阳湖增添了独特的自然美景,更为候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是鄱阳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什么是碟形湖?

新华字典记载:碟,底部平而浅,用以盛装食物的小盘。碟形湖也是如此,主打一个“浅”。与鄱阳湖高水位(14m)“相融”,低水位(12m)“分离”。

鄱阳湖约有102个碟形湖,总面积约816平方公里。因赣江流域面积大,入湖水量和泥沙量最多,所以一半以上的碟形湖处于赣江及其支流入湖的三角洲上(鄱阳湖的西南面)。其中与主湖区自然连通的碟形湖有30个,以大汊湖面积最大。剩余72个碟形湖都建有自己的水闸,可控制水位,主要分布在两个自然保护区内(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湖盆内102个碟形湖分布图:


来源:中国生态大讲堂-胡振鹏谈鄱阳湖水文生态变化的八个问题

谁创造了碟形湖?

这种特别的景观,和鄱阳湖的自身特征和水位的季节性变化息息相关。

水文节律造就季节性出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枯水期来临,随着水位从14m逐渐下降,碟形湖依次出露。水体就被湖区底部较高的自然淤地、人为圩堤等分割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碟形洼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当降到12m左右,102个碟形湖全部出露,形成碟中碟、湖中湖的独特景观,大约发生于9月-次年2月。它们如同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鄱湖大地上。

当丰水期来临,水位逐步爬升,碟形湖依次融入湖区,直到升过14m,102个碟形湖与湖区融为一体(约4-8月),鄱阳湖一片汪洋。


摄影:池晓虹

泥沙淤积不均形成独特地理环境

上游五河来水挟着泥沙进入鄱阳湖后,水动力减缓,泥沙在湖区慢慢沉积,主流两侧逐渐堆积成土埂,远离主流的水域逐步封闭,从而形成了浅碟形的洼地。

赣鄱人民长期的劳动智慧倾情打造

早期还未全面禁捕的时候,湖区居民将洼地周边土埂加高,形成矮堤,并在与主湖区之间建起了排水闸,以便冬季排水抓鱼,人为促成了一个个碟形湖。

生态功能不可替代

无论是怎样形成,碟形湖无疑是鄱阳湖湖区一笔巨大的“生态财富”,被誉为“鸟类天堂”“白鹤王国”的鄱阳湖,在全球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均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鄱阳湖湿地草洲总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碟形湖区约占23%。在气候、水分、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影响下,又因为不同高程水淹时长不同,使百余个碟形湖各具特色。


摄影:何保根

每年9月,候鸟来到鄱阳湖后,首先在地势较高的碟形湖及其周边栖息、觅食。随着主湖区水位下降,碟形湖通过水闸控制使洲滩逐步外露,草洲萌发,候鸟随之下移,一直到主湖区洲滩水域交界处。碟形湖连续不断为候鸟提供食物、积蓄能量,使得鄱阳湖区候鸟驻留时间从每年9月一直延续到翌年4月。因为独一份的碟形湖,鄱阳湖对候鸟来说也变得无可替代。

防洪抗旱,没你不行

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却有着较长的洪水和干旱受灾历史。极端水文灾害事件甚至会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毁灭性打击。碟形湖因为有着与主湖区不同的湿地环境,在高低水位变化过程中,还能起到过渡与缓冲作用,从而缓解主湖区强烈水位变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既维持了鄱湖生态系统的稳定,又成为保护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法宝”。也因碟形湖的存在,大大减轻了近年来枯水形势对候鸟的影响,飞来过冬的候鸟数量并未产生明显变化,就是因为它——咱们的碟形湖,承载了全湖80%的越冬候鸟。

碟形湖的科学管控

虽然碟形湖在抵御极端天气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2003年以来江湖关系的变化对鄱阳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鄱阳湖出现趋势性和常态化的枯水情势,枯水位降低,枯水期提前,枯水历时延长等情况,已对鄱阳湖湖区包括碟形湖在内的生态环境、农田灌溉、生产生活、湖区航运等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2022年超历史旱情中,鄱阳湖水体迅速萎缩,碟形湖快速干涸,使得沉水植物、底栖动物和鱼类大幅度减少,越冬候鸟栖息地和食物极度缺乏,湿地生态系统遭受重创。相关部门采取生态补偿的方式,调动人力与机械共同作业,用水泵从远处的主航道中抽水,24小时不间断把水调至碟形湖中。

随着湖水的缓慢注入,碟形湖水面得以部分恢复,勉强为即将到来的候鸟留住了栖息环境。但这并不能一劳永逸,从长远来看,做好对鄱阳湖水位的精准调蓄,对碟形湖进行科学管控,有助于减轻极端干旱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碟形湖生态环境,维持鄱阳湖生态系统的稳定,任重而道远。



来源: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