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招商港口十年财报和估值深度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招商港口十年财报和估值深度分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1599713542/323069098

招商港口作为一家全球布局的港口企业,其经营状况和投资价值如何?本文将从主营构成、盈利分析、经营分析、现金流分析、风险分析、资产结构、分红分析等多个维度,对招商港口进行深度分析,并将其与上港集团、宁波港、青岛港等同行进行对比。

主营构成

招商港口非常专注于主业港口业务。与其他港口企业不同的是,招商港口的港口资源遍布海内外,共拥有51个港口。内地控股深圳西部港区、顺德新港、漳州码头、汕头港、湛江港,参股珠江内河货运码头、上港集团、宁波舟山港、天津港集装箱码头、辽港股份等。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内地、港台、海外的斯里兰卡、尼日利亚、巴西、吉布提等地均有布局。

盈利分析

营收稳定增长,2023年略微有一点点下滑,157.5亿。营收现金流与营收两条数据线基本上完全吻合,营收含金量还不错。

扣非净利润和营收的走势很相似。净利润总体上是增长的,但是过程中有一些起伏。

从对比可以看到,2017到2020年,净利润有起伏的这几年,都是高于扣非净利润的,说明是有一些非经常性所得。查看2020年财报,主要是购买港口资产过程中产生的,以及一些政府补贴等,没有什么太异常的情况。自由现金流大部分年份都高于净利润,利润的含金量也不错。扣非净利润近一年降低了0.8%,近三年增长了40.7%,平均每年增长18.6%,近五年平均每年增长33.8%。增长在放缓。毛利率基本上稳定在40%左右。

在营收百亿的这个级别里面,广州港、天津港、辽港股份、厦门港务这几家股息率常年低于2%,其他各项指标表现也很一般,我们就不花时间对比了。主要把招商港口和上港集团、宁波港、青岛港这三家来对比一下。毛利率都很稳定。青岛港在30%到35%之间,上港集团在30%到40%之间,宁波港在25%到30%之间。对比下来,招商港口的毛利率相对还是最高的。40%的毛利率本身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值,毛利率这个维度表现优秀。

净利率和扣非净利率的差异,在前面分析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时候说过了,不再赘述。主营利润率和扣非净利率从2017年以后,都变得非常不同。这是因为2017年12月,招商局集团启动将旗下港口资产注入深赤湾A的计划,旨在整合国内港口资源并推动国际化战略。这项重大资产重组在2018年完成,后更名为“招商港口”。所以我们看2017年以后的数据就好。主营利润率在15%左右,扣非净利率从2018年开始逐年增长,2023年达到了21.2%,超过15%,表现很好。

和同行比较来看,扣非净利率的数值,不如青岛港25%左右,和上港集团30%左右。但是比宁波港15%左右要强。而且,提升的趋势还是招商港口比较明显。接下来再看净资产收益率。在2018年完成资产重组之后,资产规模大幅飞跃。净资产从重组前的60多亿,到了2023年已经达到了1255.7亿。所以净资产收益率降低也是很正常的。我们看重组之后的数据就好。净资产收益率基本上在6%左右。

和同行对比来说,招商港口和宁波港的净资产收益率差不多,但是比青岛港和上港集团的12%左右就要差远了。净资产规模2023年宁波港是807亿,青岛港是445亿,规模比招商港口小一些。但是上港集团的净资产达到1361.86亿,和招商港口净资产规模相当,净资产收益率却是招商港口的两倍。总资产两家企业也是同等规模,招商港口1985.57亿,上港集团2035.76亿。也就是说,在同样的资产规模条件下,招商港口创造的利润只有上港集团的一半左右。

一方面,在同等资产规模的前提下,上港集团的营收几乎是招商港口的两倍。青岛港的净资产和总资产规模都只有招商港口的三分之一,但是营收数据却差不多。说明招商港口的资产,赚钱的效益没有他们好。另一方面,在前面的毛利率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毛利率其实差不多,招商港口的毛利率甚至比上港集团还略高。而主营利润率和扣非净利率,招商港口却比上港集团低了10%。说明差距还出在招商港口的费用较大上面。

经营分析

还是从重组以后开始看,四费占营收比下降并不明显,2023年24.4%。占了毛利润的59.8%。这个比值太高了,费用对毛利润的侵蚀比较厉害。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是什么费用比较高。销售费用没有,很好。管理费用下降也不明显,2023年11.3%。和同行比一下,跟宁波港差不多,但是比上港集团8.1%,青岛港5.7%都要高一些。财务费用的区别就大了。青岛港0.6%,上港集团1.9%,宁波港1.3%,唯独招商港口,在10%以上,2023年11.7%。这就是和同行费用方面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财务费用太高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会产生较大的支付利息的压力,侵蚀利润。

我们对比一下招商港口、上港集团、青岛港,看看招商港口的财务费用为什么这么高。先看下负债结构,画红框的是会产生利息费用的有息负债。招商港口的有息负债一共是585亿,占总资产的28%。其中大头的是,短期借款157亿,占有息负债的27%,长期借款182亿,占31%,应付债券143亿,占24%。上港集团的有息负债一共是489亿,占总资产的24%。其中短期借款1.5亿,占有息负债的0.3%,大头的长期借款290亿,占59%,应付债券128亿,占26%。青岛港的有息负债一共是48亿,占总资产的8%。其中短期借款1.3亿,占有息负债的2.6%,大头的长期借款18亿,占37.5%,其他非流动负债21亿,占44%。

三家企业最多的都是长期借款;招商港口和上港集团有发行债券,青岛港没有;只有招商港口短期借款比较多,另外两家都很少。那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几项负债的利率。对比一下长期借款的利率,招商港口的利率是在1.2%到12.9%之间,上港集团的利率在2%到4.75%之间,青岛港的利率在2.9%到4.9%之间。可以看出,招商港口的债务融资种类更多,利率差距也大,有一些利率非常高的债务。再对比一下招商港口和上港集团发行的长期债券利率,招商港口的利率在2.45%到5%之间,上港集团的利率在1.5%到3.37%之间。在同等期限的债券中,招商港口的利率都是比上港集团更高的。招商港口短期债券的利率,也在1.75%到2.43%之间,略低于长期债券。综合下来导致了招商港口的利息费用22亿,是上港集团的利息费用11亿的两倍。因此我们可以说,招商港口的财务费用高,一方面是因为有息负债相对较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招商港口的债务融资方式比较多样化,使用了一些利率很高的债务融资方式。而且在同等资产规模的情况下,营收也比同行低一些。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财务费用占营收比远高于同行。

研发费用占比1.4%,很少,可以忽略。

现金流分析

经营现金流稳步增加,很好。2023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占扣非净利润的197%,含金量很不错。投资现金流前些年都是负数,2023年是正数了。主要是投资收回的现金,多于投资支付的现金导致的,说明投资有一些回报了,不错。筹资现金流时而正,时而负,说明对融资还是有一定的需求。这一项我们要求最好还是一直为负数。总现金流有正有负,经营现金流绝大多数年份都超过总现金流。现金流情况还算健康。

风险分析

负债率在35%左右,虽然没有降低到30%以下,但是比较接近了,也还算不错。剔除预收、应付之后,变化不大,说明经营性负债很少。再看偿债能力,流动比率0.8,连1都没有超过,比较糟糕。速动比率也没有超过1。偿债能力较差。存货占比1.4%,很低,周转天数8.6天也很快。存货这块的风险不大。应收占比9.1%,也不高。应收周转天数31天,基本上是一个月,可以接受。应收风险不高。产业链强势指标多数年份还是大于1的,还不错。

资产结构

资产来源构成主要是有息负债加上股东入资,经营积累和经营性负债很少。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资产来源构成。资产来源多数是经营积累和经营性负债才好。这个结构刚好反了。占比加总不到100%是因为还有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税费等等其他很多列项无法被归类到这四大类中。资产盈利结构最大块的是投资资产51%,经营资产只有33%。这个结构也不好,一般要求经营资产占大头,投资资产不到10%为好。这么大占比我们要去看看投资的什么。最大头的是长期股权投资,查询一下长期股权投资明细,投资的都是各个合营跟联营的同行港口企业,其中最主要的是上港集团和宁波舟山港。上港集团2023年贡献了37亿的投资收益,宁波舟山港贡献了10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远远不到25%,现金储备不足。商誉占净资产5.2%,我们一般要求不超过5%。这个数据好在也没有超出太多,可以接受。

分红分析

股利支付率近年在30%到40%之间,还算可以。股息率在3%左右,还行。同行的股利支付率基本上也都在这个区间,差的不多。股息率招商港口和上港集团差不多,宁波港最低,青岛港最高,超过4%了。派现融资比只有24.8%,这个数据不好,说明融资的钱远远多过分红的钱。从前面的资产来源构成和筹资现金流也能看出,融资确实比较多。

估值分析

截止本文写作时间,招商港口的PE是12.21,和青岛港11.48比较接近,上港集团最低,只有9.75,宁波港最高14.74。截止本文写作时间,招商港口的PB是0.83,是最低的,而且已经破净了。宁波港0.9也比较低。上港集团1.03也不高。最高的是青岛港1.4。此外,在这四家企业中,青岛港在A股和港股都有上市。招商港口的控股子公司招商局港口也在港股上市,港股的股息率都高一些。而且动态PE两家企业都去到6点多了。PB招商局港口更低,只有0.53,差不多已经打了对折了。从价值回归的角度考虑,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总结

招商港口是营收规模在百亿以上的,A股上市港口企业中,唯一一个不局限于某一个地域,全球化布局港口资源的企业。营收和利润都稳定增长,但近年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营收和利润的含金量都比较高。毛利率较高,净利率也高,但是由于四费占比较大,导致净利率和同行相比较低。净资产收益率低,在同等资产规模的前提下,不如同行的上港集团,也不如青岛港的单位资产盈利能力强。四费的主要问题出在和同行相比,财务费用较高。这主要是由于融资手段比较多元化,有一些利率比较高的债务融资项目,导致相对来说有息负债更多,并且利率更高,最终造成财务费用较高。现金流情况比较健康。总体来说债务风险不算高,但是偿债能力不强。存货和应收风险都不大。资产来源结构不好,经营积累太少,有息负债和股东入资占比太高。资产盈利结构也不太好,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不足,并且投资资产占比很大,也就是说,相比于经营资产,投资资产赚的钱更多。这部分主要是投资上港集团和宁波舟山港贡献的收益大。股利支付率在正常范围,股息率也还可以。目前的估值和同行相比还是比较低的,并且已经破净。可以说是在一个比较低估的区间。如果从价值回归的角度,在港股上市的控股子公司招商局港口的市净率更低,已经打对折,价格更具有吸引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