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扬州百年茶馆——富春花局和冶春茶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扬州百年茶馆——富春花局和冶春茶社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ONK76HR0552PUEF.html

扬州的茶馆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富春茶社和冶春茶社。这两家百年老店不仅见证了扬州的历史变迁,更以其独特的经营特色和文化内涵,成为了扬州茶文化的重要代表。

富春茶社(富春花局)

创立时间: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
经营地址:江苏扬州国庆路得胜桥35号
营业时间:6:30-13:30 16:00-19:30
茶馆历史:134年

富春茶社前身为“富春花局”。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清廷实行“盐票”制度,扬州成为两淮盐务中心,盐商墨客云集,花局逐运而兴。

大户人家常年买花添风雅,有规模的商号讲究花卉盆景做摆设;小商家租花陈设;茶叶店买花窨茶;青楼的穿花配戴;还有婚丧喜庆皆需购花;逢年过节更是热闹,买花赠友体现高雅;还有“花贩”向花局购入花后沿街贩售,花局生意兴隆。

据说“富春”创始人陈蔼亭早年就是“花贩”,后来积蓄了些银元后,原始投资800银元,租赁扬州德胜桥一条巷内十余间民房和几分空地,创设了“富春花局”。富春花局在一段时期内,每年营业额少则二三千银元,多则四千余银元。辛亥革命前几年,时局动荡,花业随经济衰落而萧条,花局朝不保夕。1907年,陈霭亭去世,儿子陈步云接手花局。

1912年,扬州商会会长周谷人之父周颖孝欣赏富春花局之清幽。建议陈步云在花局内开设茶室,并出面邀好友六七人,每人预付几元茶资,共计三十多银元,做为茶社开办费,“富春茶社”应运而生。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经营,富春茶社逐步形成了花、茶、点、菜结合,色、香、味、形俱佳,闲、静、雅、适取胜的特色,被公认为淮扬菜点的正宗代表。

巴金、朱自清、冰心、林散之、吴作人、梅兰芳、赵丹等大家及文艺巨匠都留下了墨宝和赞语。

冶春茶社

创立时间:清嘉庆年间
经营地址:扬州邗江区丰乐下街8号(冶春园底商)
附近景点:瘦西湖
营业时间:6:30-20:00
茶馆历史:约 200年左右

民国时期,“香影廊茶社”第四代传人孙天今后继无人,将香影廊交付隔壁的“庆升茶社”店主马金科,马金科乃是孙天今的妻弟。马金科去世后,儿子马正良接管两间茶社,两间店名仍分别是“香影廊”和“庆升茶社”。

民国初年,丰乐下街“餐英别墅”主人、著名园艺家余继之在自己住宅东开设茶社,出售点心,饭菜,兼营花木,称为“冶春茶社”。




解放后,公私合营,将“香影廊”、“庆升茶社”、“冶春茶社”三家合并,采用“冶春茶社”名称。由此,具有三家“异姓血脉”的茶社形成了中国目前最古老的茶社。

冶春茶社在园林之内,与树、水、桥、榭巧妙地相结合,可谓是在诗画之中。

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在《扬州的夏日》一文中写道:“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和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壶茶或一两种小点心,在河中唱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指的就是冶春茶社。


如果没有来过富春茶社,不能算来过扬州;而到了扬州,未在冶春茶社一品佳茗、领略淮扬细点,那是终生的遗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