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随身碟读不到?7个有效解决的方法(2024年)
USB随身碟读不到?7个有效解决的方法(2024年)
USB随身碟读取不到?别担心!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可能的原因,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从硬件检查到软件设置,从常见问题到专业数据救援,让您轻松应对随身碟读取难题。
USB随身碟是方便携带的存储装置,发生随身碟读不到的问题时,由于随身碟读不到可能是许多原因导致,睿卡科技说明随身碟读不到的可能原因和解决方法,如果资料很重要,建议委託專業的資料救援公司,不建议自行嘗試,以免隨身碟受損更嚴重。
USB随身碟读不到的原因
USB随身碟读不到吗?随身碟『物理性的受損』是无法自行解决,例如:USB接头断裂、晶片受損...等,建议委託專業的資料救援公司幫忙,但如果是逻辑性受損或人为因素,有機會可以自行解决,以下是随身碟读不到的可能原因。
原因1:USB连接异常
随身碟的USB连接脱落或接触不良,就会导致电脑读不到,建议可以尝试重新连接或换其他USB孔读取。原因2:驱动程序未安装
正常来说随身碟一接上电脑即可读取,可能是电脑的作业系统较老旧,无法支援随身碟或USB3.0,可以尝试换其他台电脑读取。原因3:电脑安全设定
如果随身碟读不到时,可能是因为公司资讯人员安裝资安软件,无法连接外部的装置,亦或是电脑可能设定到禁用USB、读取权限...等而导致。原因4:格式不相容
任何装置在电脑读取时,需要执行格式化才能使用,如果随身碟的格式受損或不相容就会导致读不到,常見原因是随身碟不正确卸除或传输中途关闭导致。
USB随身碟读不到的解决方法
USB随身碟读不到的常见原因是晶片发生异常,可能是没有安全地卸除硬件、使用多年...等,建议透过『安全地移除硬件』的方式卸除随身碟,可以降低随身碟受損和资料遗失的风险,以下介绍随身碟的重要元件。
元件1:控制晶片(Controller)
控制晶片负责将电脑传送的资料转换随身碟能辨识的格式,也负责管理随身碟的储存空间,包含资料读写和记忆体分配,并可以控制随身碟的快闪记忆体,管理这些快闪记忆体执行读写和清除,最後是管理USB和电脑、设备间传输,确保资料正常传输。元件2:储存晶片(Flash Memory)
储存晶片是非挥发性记忆体,可以在断电后保持资料的完整性,并具有快速的读写速率,代表随身碟可以用於传输大量的资料,也具备较稳定的耐用性,可承受大量的资料读写,但因为还是一種消耗品,建议重要的资料还是需要异地备援,才能保障资料完整性。
(USB随身碟构造由控制晶片和储存晶片组成)
①检查USB的驱动程序
USB随身碟接上电脑通常可以立即使用,但电脑作业系统较旧或不支援USB装置,就会导致随身碟读不到,建议可以尝试安装驱动程序或换电脑读取测试,以下说明驱动程序安装的步骤。
步骤1:开启装置管理員
右鍵开启「本机」,选择「管理」,然後选择「装置管理員」。步骤2:展开通用序列汇流排控制器
在装置管理員,选择并展开「通用序列汇流排控制器」。步骤3:重新安装驱动程序
找到USB控制器的相關选项,右鍵开启选项,选择「更新驱动程序」或「移除装置」。步骤4:随身碟重新接上
选择更新驱动程式的选项,作业系统会自动更新驱动程式;如果需选择移除装置,可以拔出随身碟再重新插入,让作业系统重新安装驱动程式。
(电脑装置管理員检查USB驱动程式是否有安装)
②USB的连接埠异常
USB随身碟读不到时,可能是USB连接埠出现异常,以下说明USB连接的检查步骤,如果尝试过后,随身碟一样无法读取,通常是物理性的受損,如果资料很重要,建议委託專業的资料救援帮忙。
步骤1:尝试其他USB孔
电脑通常会有好几个USB连接埠,建议可以将随身碟连接到其他USB孔测试,确定读不到的问题是否为特定的连接埠。步骤2:清洁连接埠
可以使用空气吹尘球或棉花棒清洁USB连接埠,因为可能内部有卡灰塵或污垢导致接觸不良,清洁过后再重新接上随身碟测试。
(随身碟读不到可以换电脑其他USB连接埠读取)
③电脑没有USB3.0的驱动程序
目前市面上随身碟都是USB3.0的传输介面,因为具备传输快速的优点,如果电脑没有USB3.0的驱动程序或不支援,就会导致随身碟读不到,以下说明USB3.0驱动安装的步骤。
步骤1:检查驱动程序
开启电脑的装置管理器,检查USB控制器的列表,如果沒有发现USB 3.0相关的选项,可以试著安装USB 3.0驱动程序。步骤2:下载和安装驱动程序
网路上查找电脑主主机板的型號,下载符合的USB 3.0驱动程序,并依照安装的步骤依序进行并完成安装。步骤3:重开机并接上随身碟
驱动程序安装完成後,将电脑重开机并重新插入USB随身碟测试,如果同样无法读取,代表随身碟是物理性的受損,不建议再测试。
(Windows装置管理員检查有沒有安装USB3.0驱动程序)
(USB2.0和USB3.0的比较差异)
④随身碟的系统格式不相容
USB随身碟在使用前,都需要经过格式化(Format)的步骤,但通常出廠前就会格式化过,这样才能用於读写资料,如果随身碟的系统格式和电脑不相容,就会发生随身碟读不到的问题,以下说明解决的步骤,如果想了解格式化是什麼?请参考这篇《格式化是什麼?教学硬碟格式化的方法》。
步骤1:检查随身碟的格式
在电脑的磁碟管理中检查USB随身碟的系统格式,如果格式无法识别或错误格式,就会导致随身碟读不到。步骤2:评估是否格式化
如果随身碟是因為格式不相容,也确认里面的重要资料不重要,建议可以评估是否执行格式化,但随身碟原有的资料就会被清除,格式化完成後,再重新接上电脑测试,如果想了解资料清除的方法,请参考这篇《资料清除指南:3个清除硬碟资料的方法》。
▼电脑和随身碟的格式相容说明
随身碟最常使用的格式是FAT32,因为FAT32格式的相容性高并常见,在任何作业系统的电脑皆可辨识,但FAT32有『单支档案4GB的传输限制』,建议可以格式化成exFAT的格式,除相容性高外,没有档案传输的限制,以下介绍电脑常见的系统格式。
格式1:NTFS
NTFS是Windows电脑相容的格式,在MacOS只能读取,无法将资料写入此格式的储存装置上。格式2:HFS、APFS
HFS、APFS是MacOS相容的格式,无法在Windows上读取和写入,但可以读取NTFS格式装置的资料。格式3:FAT32、exFAT
FAT32、exFAT是两种作业系统皆相容的格式,相容性高,但FAT32在档案传输会有容量限制。
▼电脑查看随身碟格式的方法
- 方法1:Windows查看方法
「本机」→「管理」→「磁碟管理」→查看随身碟的格式。
(Windows磁碟管理可以检查随身碟的系统格式)
- 方法2:MacOS查看方法
「启动台」→「其他」→「磁碟工具程式」→查看USB随身碟的格式。
(Mac磁碟工具可以检查随身碟的系统格式)
⑤重新启动explorer
电脑的随身碟读不到吗?可以尝试重启档案总管(explorer)来解决,但这个方法仅适用Windows的电脑,可以透过重启explorer,让电脑重新侦测接上的装置,但执行前,请检查电脑『没有正在编辑或使用的档案』并建议储存档案和备份后再执行,以免意外发生。
▼explorer重启步骤
- 步骤1:开启工作管理員
Ctrl+Alt+Del→「开启工作管理員」→「处理程序」→选择「explorer.exe」→「结束处理程序」。
(Windows的工作管理員找到explorer.exe)
- 步骤2:重新执行新工作
「工作管理員」→「档案」→「新工作」。
(在工作管理員左上方的档案选择新工作并执行)
- 步骤3:重启explorer
「新工作」→输入「explorer」→「确定」。
(输入explorer再按确定执行)
⑥设定USB根集线器的电源管理
发现随身碟读不到时,有可能是电脑的电源设定问题,可以试著调整USB根集线器的电源管理设定来解决,如果先前自行设定电源管理错误,就会导致随身碟在电脑无法读取。
▼电源管理设设置的步骤
- 步骤1:开启装置管理員
「本机」开启→「管理」→「装置管理員」。
(开启装置管理員设定电源管理设设置)
- 步骤2:开启通用串列汇流排控制器
在装置管理員→开启「通用串列汇流排控制器」→找到「USB Root Hub」和「USB根集线器」→右鍵开启「属性」。
(开启通用序列汇流排控制器序列)
- 步骤3:电源管理选项
切换「电源管理」→不要勾选「允许电脑关闭这个装置以节省电源」→「确定」。
(将允许电脑关闭这个装置以节省电源这一个选项关闭)
⑦关闭USB选择性暂停设定
如果发生USB随身碟读不到时,可能是Windows的USB选择性暂停设定关系,这是一項节约能源的功能,用意是随身碟或其他装置在闲置时,会自动关闭USB连接埠来节能,就可能导致随身碟无法读取,建议可以调整这項设定来排除,以下说明排除的步骤。
- 步骤1:开启系统和安全
「开始」→「控制台」→选择「系统和安全」→开启「电源选项」。
(电脑控制台找到电源选项)
- 步骤2:选取电源计划
「电源计划」→选择「变更计划设定」。
(选择电源计划的变更计划设定)
- 步骤3:变更进阶电源设定
开启「变更进阶电源设定」→「USB设定」展开→选择「USB选择性暂停设定」→设为「停用」→「确定」。
(电源选项的USB设定关闭暂停USB的功能)
USB随身碟读不到的物理性损坏
USB随身碟读不到时,如果网路上的资料救援软件或调整设定皆无法解决,随身碟可能是『物理性的损坏』,这情况无法自行处理,以免随身碟受損更严重,如果资料很重要,建议委託專業的资料救援公司帮忙,才能最大程度救回随身碟的资料,因为资料救援公司拥有专业设备和技術,能针对随身碟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救援。
▼随身碟物理性的损坏,无法自行解决的原因
发生随身碟读不到时,物理性损坏为什么不能自己救资料?原因很简单,因为电脑无法侦测随身碟,任何的资料救援软件都无法发挥作用,随身碟物理性损坏的修复和救援需要专业设备和技術,需要将『储存晶片拆焊』处理,才能读取和分析编码(Ascii Code),这是随身碟资料救援的标准流程,以下说明随身碟读不到的物理性受損常見原因。
原因1:外力影响
USB随身碟因为碰撞或挤压,可能导致USB接头断裂或内部电路板异常...等问题,这情况无法自行解决,需要专业设备执行救援。原因2:泡水
因为随身碟是透过电路板和电路组成,如果随身碟泡水或受潮,就会发生元件短路或电路板氧化,这就会导致随身碟读不到,不建议再通电读取测试,以免受損更严重。原因3:其他问题
可能是随身碟的电路板老化或晶片寿命结束...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随身碟读不到,不建议再读取测试,以免受損更严重,如果资料很重要,建议委託專業的资料救援公司帮忙。
▼物理性严重损坏的随身碟,救回资料的机率较低
随身碟如果是严重的物理性损坏时,想救回资料的机率不太高,因为随身碟是透过晶片式储存,如果晶片和电路受損,恢复的难度极高,以下说明无法救资料的原因。
原因1:储存晶片颗粒损坏
随身碟的储存晶片颗粒,因为泡水、短路、断裂...等导致损坏严重,这无法专业设备读取,亦或是读取出来的编码都是错误。原因2:专业设备不支援
如果需透过拆焊晶片的方式进行救援,需要专业设备支援主控的韌体版本,但设备不支援就无法进行随身碟的资料救援。原因3:区块损坏(Bad Block)
随身碟的储存区块出现损坏,表示这区块的资料就无法恢复,可以当作硬碟坏轨的概念,如果想了解硬碟坏轨是什麼?请参考这篇《硬碟坏轨是什麼?6大徵兆和解決方案》。
(如果随身碟的储存晶片损坏严重就无法救援资料)
▼随身碟资料异地备援的重要性
USB随身碟与其他储存装置都是一种『消耗品』,建议要建立资料异地备援的习惯,可以将随身碟暂时当『电脑转资料到电脑的媒介』,以免随身碟读不到导致资料遗失,以下说明资料备份的观念,如果想了解资料备份的方法,请参考这篇《资料备份全攻略:认识5个备份方法与观念》。
观念1:资料需定期备份
因为随身碟读不到会导致重要的资料损失,建议可以定期备份在不同的装置中,可以每个月同步资料到其他随身碟或外接硬碟上,以免随身碟读不到并仅一份资料,最後导致重要的资料无法挽回。观念2:异地备援是什麼?
如果随身碟的资料复制到电脑上,然後随身碟的资料就删除,这不是备份资料只是移动资料,正确的异地备援是指同一个档案,在两个以上的装置都有存放,如果随身碟读不到,但其他装置上还有资料可以补救。
COB的USB随身碟是什麼?
COB封装(Chip On Board)随身碟是一种特殊的封装方式,这个名词对于使用者会比较陌生,这意思是指随身碟的晶片直接封装在电路板上,因为晶片和电路板透过特殊的方式封装起来,这种方式可以讓随身碟的体积更小,但如果发生随身碟读不到问题时,想救回资料的难度就更高。
▼COB封装随身碟的资料救援是什麼?
COB的随身碟想要修復和救资料相当困难,无法透过资料救援软件和网路方法解决,这需要透过专业设备和工具处理,前置作业需要『将封装的区块进行打磨』,再由专业的工程师人工将晶片接点进行设备链接,最後才有机会透过专业设备读取到编码,这个过程需长时间和高技术成本,在COB随身碟资料救援的费用较高,所以建议使用随身碟或其他储存装置时,一定要有异地备援的习惯,才能避免重要的资料损失。
▼COB封装的随身碟如何分辨?
目前没有一个很有效的方式可以辨別,但COB封装的随身碟通常外觀较短小,随身碟几乎与电路板紧密贴合,没有明显缝隙和卡榫,可能只有一個手指节的大小,但实际还是需要将随身碟拆开才能确认。
(COB封装的随身碟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