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四径大步走》学懂的人生课题:把痛点变转捩点,培养韧性是生存之道
从《香港四径大步走》学懂的人生课题:把痛点变转捩点,培养韧性是生存之道
在72小时内完成298公里、攀升14,500米的极限挑战,这不是电影中的虚构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香港的"四径超级挑战"(HK4TUC)。这项被誉为现代版"华山论剑"的越野跑赛事,不仅考验着参赛者的体能极限,更是一场关于毅力、韧性和人生哲学的深刻探讨。
难关难过关关过。如果关卡是香港四大神级山径:麦理浩径、卫奕信径、港岛径和凤凰径,限时72小时,征途298公里,攀升14,500米高峰,谁可冲破这重重难关?近期口碑满载的纪录片《香港四径大步走》(简称《四径》),唤醒了无数跑者的灵魂,召唤了不做运动的港人,更让我们重拾久违了的Can-Do精神。
《四径》记录了疫情期间举行的"香港四径超级挑战"(Hong Kong Four Trails Ultra Challenge,简称"HK4TUC"),跑遍四径的发哥都拉大队观赏,赞扬跑者是学习榜样。这场被譽為现代版"华山论剑"的跑界盛事,路段为毅行者的三倍,跑者来自五湖四海,获发"英雄帖"的顶尖跑手才能赴会,当中包括工程师、心理学教授、专业越野跑手等。看似疯狂的越野跑赛事,缘何驱使一班山跑界精英连续三日三夜不眠不休去"打大佬"?
热爱跑步的村上春树与一众瞄准全球七大马拉松赛事的狂热份子也许知道答案。人生有坦途和险路,跑者多数会选择一条能挑战自己的路。正如村上春树在《关于跑步,我所说的其实是……》提到:"痛是难免,苦却是甘愿"。跑者为磨练意志,无所不用其极,而且不轻言停跑或弃赛!
无奖牌奖金为何攞苦来辛?
旅居香港的德国资深越野跑高手Andre Blumberg是"HK4TUC"创办人,赛事出名规则严谨,参加者没有耳机解闷、行山杖支撑、导航者陪伴,遇到问题只能想办法自救。这个没有奖金与奖牌的赛事,能在72小时内达标获称"生还者"(Survivor),60小时内达阵封号"完成者"。跑者们在赛期间可能状况百出:迷路、腹泻、呕吐、严重透支甚至出现幻觉、患上低温症……
《四径》笑中有泪,有参赛者冲进便利店买垃圾袋,立即套上身御寒;有参赛者在路边向陌生人借私家车,直接横躺后座车厢补眠;有参赛者深夜戴上头灯,却闭起双眼拔足狂奔。漫漫长路,沿途的声效可能是野狗吠叫,最强烈的声音来自急速的呼吸心跳。这些漆黑中的"萤火虫"鲜明而出众,以过人毅力在四径发出萤萤微光。
"我一生中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痛苦"、"它把一切都掉给你去解决"、"我的思緒完全瓦解"……这些都是跑者在心力交瘁时的疾呼。《四径》没有预写剧本,"剧情"却峰回路转,大热门败阵退赛、放弃者重返赛场、黑马竟最先跑出。无论你体能有多好,准备有多充足,途中总会出现种种突发状况与不确定因素,足以将你彻底击倒。
香港最美风景是跑者在山野展现的韧性
《四径》让我们领悟香港最美的风景不是中区的万丈高楼,不是离岛的崇山峻岭,而是跑者在山野展现的韧性(Resilience)——这份从精神压力或负面经历中反弹的能力,帮助我们驾驭挑战及面对逆境。
世上没有解难的万灵丹。时间管理策略顾问Damon Zahariades在《极度韧性》(The Mental Toughness Handbook)提到,培养韧性就像拼图游戏,我们要掌握自律、抗压力、复原力及情绪管理能力这些关键要素,以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变数。试想人生征途如山径,不会一成不变,狂风暴雨、荒山野狗足以改变原订规划路线,随机应变是野外求生法则,建立韧性才是生存之道。
直捣痛点的5个提問
生活总有挫折与不顺遂,若出现放弃念头,试试向自己提问以下问题:
- 我的目标是什么?
- 我为何想要放弃?
- 我是否值得历经艰辛?
- 我是缺乏决心抑或计划有变?
- 未来的我是否会为放弃而感到后悔?
Damon提出这五个直捣痛点的核心问题,相信每位经历HK4TUC、毅行者以至各个马拉松洗礼的跑者都曾自我诘问。面对工作与生活的挫折,我们都可以审视内心的冲动,反复思量这五个关键问题,学习如何调适身心及驾驭挑战。
从逆境中锻炼毅力并提升复原力
HK4TUC是一场自我探索的历程,跑者以顽强意志承受身心煎熬。临床心理学家Sam Akbar在《抗压韧性》(Stressilient)指出,压力不会在我们的生命中消失,增强抗压能力可助我们应对情绪痛苦、生活障碍及克服挑战。正如《四径》参赛者以意志应对路途中的各种无常和突变,有参加者从伤患疼痛、体力透支、困倦思睡等逆境中锻炼毅力甚至扭转颓势,提升出战斗力与复原力。
《四径》连场爆满,吸引大众的力量正是来自土地与人的链接。它展现了香港山径的旖旎风光,更赤裸呈现跑者的精神面貌及心理状况——沿途是汗水混杂泪水,真情流露着人性的软弱、迷惘、纠结与固执。每位跑者赛前都花大量时间部署,精密分析赛程,而且精神与体能都必须在赛前悉心调整。部分弃赛离场者在赛后更需花上大量时间调节心理以抚平遗憾。越野跑赛事的挑战艰巨,但亦有许多跑手分享,跑步的舒畅感让人放空,在山野间奔跑让脑袋更清晰,更有助思考。
跑者的浪漫:以双脚探索自然
这群"痛并快乐着"的山野跑手呼应了跑界经典书籍《天生就会跑》(Born to Run)所言,在大自然奔跑是将呼吸、心灵与肌肉融合为一,越过极度疲倦与沮丧的界线后,会发现拥有前所未有的力量与自在。书中提及居于墨西哥荒野的塔拉乌马拉人(Tarahumaraes)每天在崎岖的山路奔驰,并在山林中掌握跑步的要领。族人的强项不在行动的速度,而是不言休的长跑耐力。他们的跑步哲学是回归基本,追求身体的痛快淋漓。如同HK4TUC跑者,从多巴胺获取"跑者的愉悦"(Runner's High),领会天地间疾走的自由。
培养韧性才是人生赢家
《四径》强调跑手都有各自的抉择,各自的抉择都值得尊重。这项没有对手的赛事,志在驾驭挑战,"生还者"与"完成者"都渴望与其它跑手并肩分享荣耀。梅窝码头的绿色邮筒是终点地标,达标选手亲吻邮筒蕴含深远意义。在香港出生长大的《四径》导演Robin Lee提及,跑者的背景与性格迥异,每位参赛者都拥有自己的故事。《四径》是对香港人的一场启发,身为运动员,会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即使是长年不做运动的普通人,仍能与参赛者链接,特别是看到一班人坚持去做自己相信的事,足以为我们带来一份力量,并且将这份信念延伸到生活日常。
我们在人生转捩点都面对不同的挣扎,都曾反思坚持有何意义。Robin在访问中剖白,纪录片动容之处是呈现"human spirit"。我们都有软弱的时候,如何坚持走下去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四径》以航拍镜头俯瞰香港的壮丽山野,高楼与群山近在咫尺,土地广袤,跑者渺小,意志却强大。每位跑者都是天地间的独行者,以韧性攀越痛苦与荣耀之巅。而跑步与人生都是一场身心修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HK4TUC参加者怀著跑者的初心,如同传说中的塔拉乌马拉人,跑出各自驮负的人生,跑出遗世独立的精神。
参考资料:
"Building Your Resilience"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https://www.apa.org/topics/resilience/building-your-resilience
"Stress Management Techniques &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Stress" HelpGuide.org
https://www.helpguide.org/mental-health/stress/stress-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