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麻杏石甘汤:肺热第一方的解析与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麻杏石甘汤:肺热第一方的解析与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5/08/5024016_1142017451.shtml

麻杏石甘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喘咳等症状。本文详细解析了该方剂的条文、方剂组成及临床应用,对于中医从业者和对中医感兴趣的读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条文
01
条文
条文解析: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病因:太阳病,汗下之后,表邪入里化热
病机:邪热壅肺
主症:汗出,喘
肺热壅盛,迫津外泄→汗出
肺热壅盛,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喘
鉴别诊断:
麻黄汤:伤寒而喘
小青龙汤:水寒射肺而喘
上两方都是无汗而喘
桂枝加杏子厚朴汤:中风而喘
大承气汤:阳明腑实兼喘
此两方皆汗出而喘
兼证:肺热炽盛,发烧心烦,口渴痰多,咳嗽,咽干咽痛,舌质红苔黄脉数
“不可更行桂枝汤”:否定句前置
“无大大热”:无阳明大热,排除法,不是白虎汤证
治法:宣肺,清热,平喘


方剂解析
02
方剂解析
1.麻黄:宣肺平喘
《神农本草经》止咳逆上气
麻黄本身就有定喘作用,本品主入肺经,可宣发肺气,而止咳平喘。
本方有两用:①宣肺②平喘
现代药理学研究,麻黄含有麻黄碱和麻黄总生物碱,具有镇咳平喘作用,且麻黄挥发油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所以麻黄为平喘第一要药,虚实寒热均可。
2.石膏:辛甘寒,清热泻火
本品具有清泄肺经气分邪热的作用
《疫疹一得》石膏性寒,大清胃热,味淡气薄,能解肌热,体沉性降,能泄实热。
《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本方石膏一来味辛,助麻黄宣肺,二来性寒,苦寒直折肺热。
3.杏仁:苦平,降气平喘止咳
本品主入肺经,味苦而降,且兼有疏利开通之性,于降肺气之中,又兼宣肺之功,功能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
《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雷鸣下气。
《本草求真》: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缘辛则散邪,苦则下气,润则通秘,温则宣滞行痰。
《本草便读》凡仁皆降,故杏仁功专降气,气降则痰消嗽止。
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能起到轻度抑制呼吸中枢而达到镇咳平喘作用。
杏仁一有清微解表的作用,助麻黄宣肺,二来可以降肺、平喘、止咳。
4.甘草:甘平,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在本方中
①可以清热解毒,本品甘平,生用则性凉,既能清热,又善解毒,外感后期,容易由表入咽,咽喉疼痛,甘草可清热解毒,防止咽喉疼痛。
②本品甘润平和,归肺经,可补益肺气,润肺止咳,无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新病久咳均可应用,甘草本身就可以止咳平喘。
③本品味甘,能补脾益气缓急,甘能缓,缓解呼吸道的挛急,外感后期容易遗留咽喉部的挛急,引起痉咳,呛咳,过敏性咳嗽。
④本品能解毒,《本草图经》甘草能解百药毒,为众药之药,本品可解杏仁之毒。
⑤本品味甘性平,得中和之性,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调和药性,因麻杏石甘汤为表里同病,且石膏又性寒,故用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中甘草:①调和药性②缓解呼吸痉挛③清热泻火④解杏仁之毒⑤止咳平喘
组成:麻黄4两,杏仁50个,石膏半斤,甘草2两
现代常用量:麻黄30g,杏仁20g,甘草15g,石膏60g
此方麻黄伍石膏,一温一凉,一表一里,麻黄得石膏,宣肺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肺而不凉遏,麻黄伍杏仁,麻黄宣肺,杏仁降肺,一升一降,宣降肺气,止咳平喘,故为清肺热第一方,止咳平喘第一方。


临床应用
03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麻杏石甘汤治外感的应用
麻黄10杏仁30石膏60生甘草10
薄荷20苏叶10玄参30牛蒡子15
桑白皮30浙贝30山豆根10桔梗10
注意事项:
1.麻黄一味发不了汗,必须要借助其他辛温药才能发汗。汗出,毛窍开,可加速肺热的消退,故开表可泄肺热,须合上薄荷、苏叶一类辛味药。
2.要合上清肺药,一味石膏清热不足,可根据肺热程度或体温,来酌增清热药,如黄芩、栀子等。
3.要合解毒药,外感热病,由表入里,易停咽酿毒,故要合上解毒利咽之品,如牛蒡子、山豆根、鱼腥草。
4.外感热病容易伤阴,所以要合上养阴之品,如玄参、天花粉、芦根等。
5.外感热病,影响肺的通调而生痰,所以必须合上利咽排痰之品,如桔梗、浙贝、僵蚕。
6.外感热病,易影响肺失宣肃而咳喘,故常须合上降肺止咳之品,如桑白皮、苏子、杏仁、前胡、紫苑、冬花等之品。
7.如果是喘,还要加上解痉定喘之品,如地龙、白果、僵蚕、蜈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