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青牛:契丹民族的起源传说
白马青牛:契丹民族的起源传说
契丹民族的起源传说是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神奇故事。这个传说不仅被契丹民族深深信奉,还被写入正史。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关于白马和青牛的美丽传说,探寻契丹民族的起源。
北魏建国之前,契丹人从鲜卑宇文部中分离,由两个弱小民族的邑落逐渐发展起来,两个邑落分别以青牛和白马为图腾,至北魏时期,已形成悉万丹、何大何、具伏佛、郁羽陵、日连、匹恝、黎、吐六于等八个较为强大又各自独立的部落,史称契丹八部。
契丹族曾在康平古地生存。康平博物馆正门入口左右两侧的青牛、白马塑像,述说着契丹民族的起源,这是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神奇传说。传说契丹族的祖先是天上的仙族,一个是骑着白马的上界仙人,一个是驾着青牛车的天宫仙女。
一天,阳光明丽,祥云朵朵。天空中云头低落,骑着白马的仙人从天而降,马蹄轻快,顺老哈河而下。仙人心情大好,他在赶赴一场约会,去会一位美丽的天宫仙女。仙女对他早已芳心暗许,他们相约私会人间,今天是他们约好下凡会面的日子。
驾着青牛车的美丽仙女,也已自云端降落,沿着西拉木伦河飘飘而来。白马、青牛相会于两条河的交汇处木叶山下。仙人放走白马,仙女斥走青牛,彼此相向走来。
此时,天降花雨,地生灵芝,绿草如茵,水光潋滟,花朵绽放着笑脸。良辰美景,天作之合,他们拜天拜地,结为夫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先后生了八个儿子。八个儿子又娶妻生子,如此反复,代代繁衍生息,渐成八大分支,形成契丹八部。
这个神化的起源说,经世代相传,被契丹民族深深信奉,写入正史。《辽史》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老哈河)而来,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
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八部,他的皇后述律平多谋善断,辽史载:述律平外出,在两河交汇处,远远地看见一位美丽的女子乘着青牛而来,但是一转眼,那女子就消失了。因而在百姓之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青牛妪,曾避让。”
这个故事传开以后,述律平成了地神的化身,人们认为她“文能安邦富国,武能克敌制胜”,连青牛天女都自愧不如,主动避让,这使她在当时信仰神灵的契丹国中,充满了神秘色彩,也给契丹民族的起源说,添上绚丽的一笔。
契丹人很重视这个起源传说,在木叶山上给白马仙人和青牛仙女建立了始祖庙。他们尊白马仙人为奇首可汗,奉为他们的第一位大汗,把青牛仙女称为可敦,是契丹语皇后的意思。
《辽史》载:永州,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
契丹人世世代代的信仰,都以白马青牛为中心。每有战争,必到木叶山祭告,以求战争顺遂。勇武善战的契丹人在康平大地驰骋时,故事也在这里播撒,青牛白马的传说一直流传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