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50进入养寿关键期,养成这4个“懒习惯”,助您拥抱健康!
人过50进入养寿关键期,养成这4个“懒习惯”,助您拥抱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50岁以后的身体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身体的新陈代谢变慢,骨密度下降,更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安全度过这个转折期,保持健康呢?本文将为您介绍4个有益的"懒习惯"和4个需要避免的养生误区。
50岁以后,进入身体养寿期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称中老年过渡的55~65岁,可能会决定未来的健康道路。研究人员对多个种族的中年女性进行了20年的跟踪随访,结果发现约有20%的女性在55岁时出现了健康水平重大下降。
在55~65岁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身体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健康。女性在这个时候正处于更年期阶段,身上会有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等问题,容易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不适;男性这个阶段也会有睡眠障碍、心脏不舒服等问题,这些容易引起肌肉丢失速度加快、免疫功能下降。
另外,在这个年龄段身体本身也处于多事之秋,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如若这个时候不注重身体,很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健康寿命。
人在50岁后新陈代谢会变慢,对能量的消耗也会减少,身体很容易肥胖;骨密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中老年人的骨头会明显变脆,很容易骨折;再加上,年龄增加后身体各个关节的功能也容易出现问题,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等。
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一去体检各项指标都亮红灯,疾病也纷纷找上门。2008年美国国家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年龄>55岁的人群中78%罹患1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在50岁之后,心血管疾病、痴呆、癌症的发病风险会明显上升,可以说50岁之后是养生的关键期。
养成4个"懒习惯",晚年健康更长寿
大家看过的养生知识基本是说要多运动、多吃健康食物等等,基本是强调勤。但在上了年纪之后,一些事情真没必要做得太勤,这几个"懒"习惯反而对健康有益。
1. 懒得生气
生气是件对身体非常不好的事情,气出病来也没人可以代替。对于老年人来说,日常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可以装聋作哑,全当没听见。
2. 懒得多吃
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消化功能以及咀嚼功能都会下降,这个时候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蔬菜、谷物等,保持少食多餐的模式,每餐饭吃到7~8分饱即可,不可过度饱食。
3. 懒得操心
焦虑也是影响健康的一大不良情绪,长期处于焦虑操心的状态下,容易让自主神经平衡性受影响、内分泌紊乱,这些都会影响到健康。年纪大了之后要注意少操心,多关注自身健康、吃好喝好就行了。
4. 早起懒会
老年人在早上醒来后一定要注意不要猛地起身,要在床上躺几分钟活动下四肢关节,等到身体适应之后再缓慢起身。起床后也别着急出门锻炼,早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空气质量不好,且这个时候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期,不建议出门,一般建议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下午3点左右出门锻炼较为合适。
越养越伤身!4大"养生雷区",您踩中几个?
正确的养生方式对保护健康有一定作用,但很多人所坚持的养生方式其实并不健康,快来看看这几个"雷"你踩了没?
1. 单一食材的奇效
相信大家都看过相关的说法:大蒜防癌、洋葱降血压、喝醋软化血管等等,但这些说法均不可信。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单一的某种食物可起到治病的作用,长期只吃一种食物容易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反而会影响健康。
2. 喝骨头汤能补钙
骨头汤是不少人认为的补钙佳品,实际上喝骨头汤能补的钙十分有限。因为钙吸收离不开镁的助益,骨头内镁含量很低,且有丰富的磷元素会促进钙质流失。再加上,骨头汤内的脂肪、嘌呤含量很高,经常喝容易让身体肥胖、痛风。
3. 保健品替代药品
不少人都有吃保健品的习惯,但保健品的本质是食品,针对于一些膳食无法满足身体需求的人群可以作为膳食补充剂食用。但它起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一些号称可降压、软化血管的保健品,全部都是虚假宣传。
4. 五谷杂粮更健康
五谷杂粮相较于精细米面热量较低、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营养也会更全面一些。但日常也不建议完全用五谷杂粮代替精细米面,因为这类食物的消化负担加重,经常吃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健康的主食搭配应该包含粗细粮,而不是盲目只吃某一种。
养生是大家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学会正确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