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会护肤的人,已经开始扔东西了
真正会护肤的人,已经开始扔东西了
生活有时候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赛跑,工作、社交、恋爱或者家庭,每一项都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样的节奏下,肌肤开始抗议,干燥、暗沉、甚至敏感……
于是乎,开始全网查阅护肤品功课——
巴不得一口气把维生素 A B C E 全部都试一遍
恨不得一股脑把水、乳、霜全都像腻子一样「糊」到脸上
怕错过「深度清洁」「刷酸」「三明治面膜法」的视频教学
图片来源:网络
于是乎,开启买买买模式,梳妆台上堆积起了如山的瓶瓶罐罐。
结果发现,不仅工资没有攒下来,脸蛋子也大受伤害,「屏障受损」来敲门。
最后的最后,终于在功课中找到了救命稻草——
精简护肤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
听说精简护肤的人,皮肤都变好了!钱也省下来了!
来,一起先复习一下与「精简护肤」息息相关的——
「护肤金字塔」理论
图片来源:丁香设计团队
假如我们把护肤比作一张满分 100 分的考卷,很多人会在上两层,也就是美白、抗皱、紧致等功效产品上使劲花钱花功夫,但实际上,做好「基础护肤层」就能拿到 80 分了,上面两层都只是锦上添花。
基础护肤是什么呢?就是每次聊护肤都会强调的:清洁、保湿、防护。
如果基础三件事没把皮肤底子打好,各种功效产品用了不仅没效果,反而可能越用越糟糕……这是不少小伙伴,买了很多护肤品,花了很多钱,但皮肤还是问题不断的核心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
但清洁、保湿、防护,看起来很简单,里面其实也有不少坑。很多朋友这基础第一步,就跑偏了……
到底如何开启「精简护肤」?桌子上这一堆瓶瓶罐罐,应该留哪些、扔哪些、换哪些呢?
首先精简的就是肌肤分型,只需要确认自己的干性/油性 、敏感/耐受两个维度就可以了。
清洁原则:温和 + 不过度
自从知道清洁很重要后,不少人就进入了一个误区:深层清洁、多重清洁,力求把脸洗得干干净净。洗面奶、卸妆产品、清洁面膜……一个接一个的用。
过犹不及啊朋友们。
人体是高度精密且智能的,皮肤在健康状态下有一套自己的新陈代谢机制,废旧角质会定期脱落,皮脂腺会分泌皮脂带出一部分脏污。
皮肤表面的皮脂会均匀铺展在角质层,与各类天然保湿因子联合构成肌肤的化学屏障。
频繁的过度清洁,最先攻破的就是这层屏障,导致皮肤紧绷、干燥,甚至出现瘙痒等问题。
给大家 3 个清洁方面的建议:
01 选择温和的洁面成分,无论对于干性肌肤还是油性肌肤,都不会出错。
主打氨基酸表活的洁面已经是稀松平常,非常容易买到,更加温和的选择还可以考虑葡糖苷(APG)表活洁面产品。
主打皂基/硫酸盐表活的洁面产品,也并不是坏产品,只是不合适干性肌肤、敏感肌肤的同学。夏天的大油田,可以试试。
02 有卸妆需求的小伙伴,再选择一款乳化效果好的卸妆油或卸妆膏就足够了,用完卸妆产品后不需要用洁面产品再洗一次。
有些乳化轻松的卸妆产品,还是会残留一些油膜感,别担心,这不是没有洗干净,而是产品配方中的保护成分。
03 如果皮肤已经出现较严重的「屏障受损」问题(泛红刺痛溃烂等),皮肤科医生给到的第一条医嘱就是——建议早晚只用清水清洁。
清洁时的产品、揉搓,多少都会带来点刺激,皮肤异常期间,尽量给它减减负吧。
做完清洁的下一步,必然就是保湿了。
保湿原则:滋养 + 常调整
保湿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再强调。正常情况下,角质层 + 皮脂膜完成了皮肤自我的保湿作用,说白了,护肤中做好保湿就是为了维持和保护皮肤的「屏障功能」。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通常我们会认为护肤品中油脂含量的排序是,膏霜/面霜/护肤油 > 乳霜 > 乳液 > 水(大多数保湿水不含油)。
但每个人皮脂腺活跃度不同,随着季节、年龄等也会发生变化,保湿这事儿也就要从「肤质」和「环境」两个层面来选择产品。
01 干皮、油皮、敏皮,侧重点不同
做好保湿,就是给到肌肤自我调节的良好环境,尤其是干性、敏感的肤质!
建议干皮同学 补油、补天然保湿因子——
① 偏干性的皮肤,由于油脂天然分泌较少,就需要获得一些额外的油脂来加持。比如,接近天然皮脂结构的油脂有霍霍巴籽油、角鲨烷、白池花籽油等。
② 偏干性的肌肤,自身产出天然保湿因子比如糖类同分异构体、氨基酸的能力也会弱一些;同样,补充细胞间脂质比如神经酰胺也很重要。
建议敏皮同学 补神经酰胺——
敏感肌肤的同学经常会觉得手头的产品怎么用都还干燥,很大的一个可能就是忽略了补充神经酰胺和天然保湿因子。神经酰胺作为皮肤「砖墙结构」中的水泥砂浆,对于稳定角质结构有很关键的作用,砖缝被填满了,室内的水分才不会逃逸出去。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肌肤保湿,保湿,保湿。
建议油皮同学 选择清爽的产品——
偏油的肌肤,皮脂腺活跃,可以选择油脂类成分少一些的产品。保湿对于油性肌肤同样重要,只不过你的皮肤帮你完成了很大一部分保湿功能。
使用的护肤品到底是否足够保湿,这个问题通常只有自己知道答案,毕竟……不同肤质需要的保湿程度不同,对保湿产品的选择不尽相同。保湿不够,咱就叠加一点嘛~
02 随着季节和环境变化,灵活调整
季节、气候、环境、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经期、情绪等身体因素,都可能会导致肌肤状态的变化。
大家可以准备 2 种保湿能力不同的产品,来应对换季、出差等环境变化造成的保湿需求变化。
例如,常住广州的蒋女士平常是油性耐受肌肤,到西安出差出现干性敏感的肌肤状态,这时,蒋女士就可能需要使用高度保湿滋润的产品,来「稳住」自己的肌肤。
防护原则:防晒 + 抗氧化
防护的基本操作就是做好防晒,其重要性不必多说,许多肌肤问题都是紫外线造成的。必须提醒大家的是——
防晒≠涂防晒霜
防晒的 ABC 原则是——
首先要「Avoid」 避免被晒
然后「Block」 物理遮挡或叫硬防晒
前两者实在无法达成了
最后的措施才是「Cream」使用防晒霜
除了专业的防晒伞、防晒服、防晒口罩等产品,帽子、墨镜,有一定厚度的衣物,甚至一次性的医用口罩,都有一定的防晒作用。
记住一个关键:无论是敏皮干皮还是油皮,当紫外线强烈的时候,无论拿什么来遮挡,都要比直接暴露要好!
防晒霜不需要瓶瓶罐罐买一大堆,通常手头有两支就足够。
一支低倍通勤防晒,用在岁月静好的场景;一支防水防汗高倍防晒,用在山海征程的场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切换就行。
成人也可以用儿童防晒作为低倍防晒
对于敏感肌肤来说,再次强调要重视「Avoid」避免被晒和「Block」硬防晒。在防晒霜的成分选择上,尽可能选择主打 氧化锌 、 二氧化钛 为主防晒剂的产品,对肌肤的负担较小。
防护还包括在防晒之前使用一些抗氧化产品。具备抗氧化作用的成分,能够帮助肌肤抵御自由基损伤,最具代表的成分就譬如维生素 C 及其衍生物家族。
精简护肤就是这样简单,根本不需要一摞子的瓶瓶罐罐。这样不但不会给肌肤造成负担,还能帮助稳定肌肤状态,减少翻车的可能,根本不需要一看到护肤功课就去猛翻各种购物软件,更不会动不动就要把产品扔进垃圾桶!
还不一起精简护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