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m.chusan.com/zhongkao/364303.html

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生产关系具有独特的特征。本文将从生产关系特点、基本矛盾以及中国奴隶社会的历史发展等方面,全面介绍奴隶社会的特征和发展历程。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可以像物品一样被买卖和交换。

  2. 奴隶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完全受制于奴隶主的命令。

  3. 严格的控制体系:奴隶主对奴隶的控制非常严格,包括对奴隶的衣食住行、劳动和休息等方面的控制。

  4. 无偿劳动:奴隶在生产中没有任何劳动报酬,他们的劳动成果全部归奴隶主所有。

  5. 恶劣的生活条件:奴隶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居住环境拥挤不卫生,饮食差,医疗条件缺乏。

  6. 明显的阶级分化: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地位和权利差距非常大,奴隶主拥有所有的财富和权力,而奴隶则没有任何权利和地位。

  7. 高强度劳动:奴隶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往往要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

  8. 严酷的剥削手段:奴隶主通过各种手段榨取奴隶的剩余价值,以获取更多的财富。

  9. 家庭生活的破坏:在奴隶社会中,家庭往往被视为一种生产单位,奴隶的家庭生活往往受到很大的影响和破坏。

  10. 严格的监控和惩罚:奴隶主常常采取各种手段来防止奴隶反抗和逃亡,包括严格的监视和惩罚措施。

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

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剥削和压迫也相伴产生,奴隶与奴隶主的阶级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奴隶主阶级的残酷压榨,必然激起奴隶的强烈反抗,而广大平民也经常起来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剥削和压迫,阶级斗争愈演愈烈。

奴隶社会的历史发展

奴隶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五大社会形态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一个人类社会中如果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社会形态即为奴隶社会。

中国奴隶社会的历史发展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桀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

  •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较发达,青铜冶炼和铸造有很高水平。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纣王统治时,周武王兴兵伐纣,商亡。

  •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和井田制。周厉王统治时,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跑,政权由周、召二公执掌。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灭亡。

  •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提高,私田增多,促使以奴隶制国有土地为基础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走向崩溃。春秋时期,在文化上出现了繁荣局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