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Hz到144Hz,再到240Hz,刷新率提升与用户体验成正比吗?
从60Hz到144Hz,再到240Hz,刷新率提升与用户体验成正比吗?
刷新率是影响现代电子设备使用体验的关键参数之一,特别是在游戏领域。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刷新率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设备影响以及如何开启高刷新率,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指标。
什么是刷新率?
刷新率指的是显示画面每秒在显示屏幕刷新的次数。刷新率越高,图像质量越稳定,视觉观感越舒适;刷新率越低,画面移动平滑度则越低,视觉观感效果越差。
图片来源:菜鸟图库
刷新率与用户体验
在体验刷新率较低的画面时,一般处于60Hz以下,能够明显地感知到流畅程度的变化。若此时眨眼频率加快,便能够适当改善卡顿情况。这种行为也是网上广泛传播所戏称的“眨眼补帧”,但这种方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通常情况下,显示设备的刷新率越高,用户肉眼观察起来越舒适。长时间习惯使用高刷新率设备后突然降档使用时,对画面顺滑程度下降的感知将特别强烈,从而出现“戒断反应”。所以,在没有不适应的情况下,刷新率越高,用户体验越好。
游戏领域更依赖高刷新率
游戏领域之所以对刷新率有一定要求,其核心原因是把用户从单纯的视觉观察转变为手眼协同下的操作体验。由此便涉及同步,手握鼠标移动与显示器画面同步移动,在高刷新率的加持下,过程会无比丝滑。
对于玩家来说,顺滑的显示效果,预示着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更多可捕捉的信息。游戏中存在大量的高频互动,不论是PVE(玩家Player VS环境Environment)还是PVP(玩家Player VS玩家Player),都囊括在即时的快速反馈中。
图片来源:菜鸟图库
刷新率越高,人物移动越“快”
通过Gif图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出不同刷新率的玩家体验区别。在慢动作镜头下,人物移动距离看似发生了变化,但实际都处于同一位置。之所以240Hz下的角色移动“最快”,是因为刷新率更高,使得先一步更新了动态图像位置,从肉眼观察上来看更进一步。
刷新率越高,人物移动越“丝滑”
切换到角色全景画面对比下,刷新率越高,角色移动越平滑,反之越生硬。还记得前面所提到的“翻页动画”案例吗?以下图为例,60Hz与240Hz的差异就好比翻页快慢之间的差异。更加自然的画面过渡也是实际游戏场景中决定状态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一项。
刷新率越高,“拖影”越弱
由于游戏角色处于快速移动的状态,在此环境下,高刷新率将更有优势。低刷新率应对复杂变化的刷新能力较差,出现了类似“拖影”的现象,并且这一现象在刷新率越低时越为明显。毫无疑问,拖影将极大程度干扰玩家对场景变动下的快速判断,不利于真实水平的发挥。
刷新率越高,“画面撕裂“越少
在玩家控制鼠标进行移动时,游戏内建模会产生突兀感,影响视觉体验。此类现象也称之为“画面撕裂”。观察下图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当刷新率越高时,撕裂程度越小;当刷新率更低时,撕裂程度越大。
设备的影响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通过系统调节显示器刷新率参数虽然可以让实际体验立即生效。但在实际游戏中,要想维持高刷新率/高帧率,个人台式电脑的综合配置也必须满足游戏应用运行要求。
当配置高于要求时(帧数超越刷新率上限),画面刷新率上限就是显示器刷新率上限;当配置低于要求时(帧数低于显示刷新率),则刷新率跟着实际帧数向下降低。
图片来源:菜鸟图库
如何开启高刷新率?
检查或开启刷新率这一项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还存在很大的认知空白。以往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有在网咖娱乐时不会开启高刷导致游戏一直在常规模式下运行。也有电子竞技职业选手在显示设备支持高达240Hz刷新率的情况下,平日练习及战队训练赛上的环境均是60Hz。
由此可见,满足条件不会用比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要滑稽得多。
Windows 11系统下:
- 桌面右键鼠标后点击“显示更多选项(系统快捷键Shift+F10)”
- 点击“显示设置(D)”即可进入如上图所示的系统屏幕设置页面
- 点击图示中的“高级显示器设置”。进入页面后显示如下所示,在“选择刷新率”部分就可以开始选择显示器适配的刷新率,点击即可。
Windows 10系统下的步骤略有区别:
- “系统”设置,点击“显示”页面的“高级显示设置”。
- 选择板块下方带有蓝字标识的“显示器1的显示适配器属性”,紧接着会弹窗。
- 点击“监视器”后即可调节刷新率。
Windows 8及Windows 7与Windows 10在调节步骤上如出一辙。
满足要求竟还无法开启高刷新率?
总是让人忽视的连接线是关键!
网络上,大部分关于高刷新率、高帧率的讨论主要聚焦在显示器、显卡此类电子设备上。看似无可厚非,但最终还是会有不少用户出现基本满足硬件条件,却还是无法开启高刷新率的窘境。
大多数用户购买显示器时,会着重关注可支持分辨率/刷新率、面板等参数,往往比较容易忽视显示器带宽。显示器带宽也称之为”显示器视频放大器通频带宽度“,直接决定了显示器的解析程度,即可处理的信息范围,和分辨率/刷新率息息相关。
当显示器带宽越大时,显示器性能越好(可支持更高分辨率),响应速度更快(可支持更高刷新率)。
说完画面输入设备,也要注意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间的连接线。下图所展示的是目前市面上较为主流的支持高刷新率的连接线。图表中标注了HDMI及DP不同版本下的带宽和所支持的分辨率及刷新率。
当出现硬件设备满足要求且无法开启高刷新率模式时,有很大概率是因为连接线没选对或已无法“胜任”用户新的需求。所以,除了升级显卡和显示器外,连接线也必须匹配。
假设用户的显示器设备支持4K 144Hz,目前因显卡性能只能满足2K 144Hz,现在升级旗舰显卡后发现还是无法开启4K 144Hz。其根本原因便是目前的视频连接线(HDMI 2.0)已经无法满足4K 144Hz下所需的带宽,所以必须更换视频连接线(HDMI 2.1或DP 1.4及以上)才能实现。
输出设备、连接线、接收设备都需要满足分辨率与刷新率条件才行。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分辨率和刷新率的需求也在同步更新。在音视频快速发展的当下,一根性能优异且连接稳定的连接线必然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