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明制男装形制全解析:从直裰到圆领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明制男装形制全解析:从直裰到圆领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6062462

提起明制汉服,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大明少女"的形象。但其实,明朝男性的服饰同样独具特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服饰文化遗产。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流行的明制男装形制,带您领略明朝男性服饰的魅力。

  1. 直裰
    直裰,又称直身,是一种源自宋朝的长衣,其特点是两侧开衩,方便行动,衣长过膝,腰间可系宫绦或带钩,也可不系。
    直裰最初多为僧侣穿着,但到了明朝时期,直裰在文人、士大夫中变得流行,逐渐成为一种日常服饰,在现代,直裰仍常见于僧人或道士的服装中。直裰作为里衣,可搭配褡护、道袍等穿着。

  2. �褡护
    褡护,又作搭护,是一种短衣袖的服饰,起源于隋时内官服之。其名与形式或沿元代,但其制式非元代的搭护,当是一种比褂略长的一种短袖衣。明人著《三才图会》亦谓半臂,今俗名“搭护”。

  3. 道袍
    道袍,源于明代汉服的一种,是明代汉人男子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以作为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
    道袍直领大襟,两侧开衩,接有暗摆,以系带系结,领口常会缀上白色或素色护领。大袖或直袖收祛。穿着时可配丝绦、布制细腰带或大带。

  4. 曳撒
    曳撒是明代时期的内使、校尉、百官、宴饮等各种大型场合穿的服装。
    上下分作两截,曳撒只是前襟分裁而后身不断,腰部以下是褶裙,曳撒有马面,前襟是分裁的所以两侧是有开叉的,开叉处有接外摆。

  5. 贴里
    明代的士庶群体中,贴里也广泛作为常服。明代士人通常将贴里穿在袍内或褡护之下,贴里的褶子能使袍身宽大的下摆略向外张,显得端庄稳重。
    贴里上下分作两截,前后襟均为分裁,贴里腰部以下做褶,衣身两侧不开叉,亦无摆。

  6. 罩甲
    军事中使用的实战罩甲因功能需要,一般在甲身外侧或内侧缀有金属甲片作为保护。仪仗中使用的罩甲更注重装饰性,大多只在甲身外侧装饰有金属圆钉。而用于骑马、射猎等日常活动中的罩甲则纯以织物制作,简单轻便,类似长坎肩。
    罩甲为对襟,方领或圆领,无袖,衣身两侧及后部开裾,上下拼缝、腰间打褶,因此下身有足够的余量以方便骑马、狩猎等日常行动。

  7. 圆领袍
    圆领袍,唐宋时称为“上领”、明朝则称为“团领”、“盘领”或“圆领”,是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常见款式之一。
    明朝的圆领袍大量和官服结合。出现了九品来分辨阶级高低的、被称作『补』的特殊机制。明代官服是当时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装,就制度而论它承袭唐宋官服制度的传统,指导思想比较保守。但制作更趋精美,整体配套也更趋和谐统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