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代以来东北地区民族构成及地名的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代以来东北地区民族构成及地名的变迁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5131861_121124393/?pvid=000115_3w_a

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发祥地,其民族构成和地名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清代满族南下进关到关内汉族人民的大量迁入,东北地区的民族分布格局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这也反映在地名的演变过程中。本文以吉林、黑龙江两省为研究范围,探讨了清代以来东北地区民族构成的变迁及其对地名的影响,为我们认识东北地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清初东北地区的民族分布与地名特点

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先秦古籍中的肃慎人,就是满族的最早先人。汉代以后,不同朝代的史书上分别记载的挹娄(汉、三国)、勿吉(北朝)、靺鞨(隋、唐)、女真(辽、宋、元、明),是肃慎的后裔,也是满族的先人”。到明朝末年,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1644年5月,满族贵族率兵入关,东北地区在很长时间内受到了保护,阻止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汉族进入。这样,清初吉林、黑龙江地区,就形成了以满族为主,蒙古族及少量的鄂伦春、赫哲等民族为辅的局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