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散步还轻松的运动,坐着也能无痛燃脂
比散步还轻松的运动,坐着也能无痛燃脂
春节假期,你是不是也加入了“久坐大军”?从早到晚,不是在吃,就是在玩手机、追剧、打牌。虽然舒服,但久坐的危害可不小。别担心,丁香医生为你找到了一个简单又有效的解决方案——只需要踮踮脚,就能轻松燃脂、改善代谢,还能预防血栓,简直是懒人的福音!
图片来源:网络
久坐的危害
过年期间,很多人容易陷入“坐不住”的状态:从早到晚,不是在吃,就是在玩手机、追剧、打牌。虽然舒服,但久坐的危害可不小。
研究表明,久坐不仅容易发胖,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
- 腰疼腿疼肩颈不适
- 增加患癌风险
- 增加慢性疾病风险
- 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踮脚的好处
美国休斯敦大学的研究发现,一个简单的动作——踮脚,就能帮你消耗能量、改善全身脂质和血糖平衡、提高代谢。
图片来源:网络
研究显示,坐着踮脚270分钟,可以让人的能量消耗提高120%(比起纯坐着)。而且实验参与者并没有出现疲劳或其他不良反应,比如抽筋、关节疼痛或肌肉酸痛。
这个效果主要得益于激活了小腿上的比目鱼肌。虽然只占体重的1%,但比目鱼肌是让人类可以直立行走的主要功臣之一。相比其他肌肉,它较少依赖糖原,更多靠脂肪和糖来提供能量。只要正确锻炼,在促进代谢方面潜力无穷。
踮脚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久坐的人容易患上“经济舱综合征”,即下肢静脉回流减慢、血流淤滞,从而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研究表明,只要持续坐2个小时,就会提升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而踮脚时,脚后跟上抬带动腿部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抵御久坐带来的风险。美国生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两条腿一静一动时,活动的那条腿的下肢腘动脉血流量、剪切速率(简单来说就是血流速度),会显著增加。
踮脚,最适合懒人的春节运动
对懒人来说,运动真的是需要做足心理准备的事情。但是,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怒跑10公里、怒爬一座山也许不现实,但哪怕是最最最最轻量级的运动,也是有用的!
多项研究都说明同一个道理:运动这件事,重点在“动”。只要动了,怎么都是好的。时间短,是可以的。单次运动哪怕只有几分钟,也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等疾病风险。积少成多,是可以的。每天短时间的运动就算不连续,同样可以产生有益的效果。强度低一点,也是可以的。任何强度的身体活动积累和较少的久坐时间,都与早逝风险降低有关。
这几条加起来,不就是在说“踮脚”吗?
踮脚还有一个大好处——非常低调
你就像一只悠闲的鸭子,脚下再怎么扑腾,表面看起来也是一动不动。哪怕你踮脚踮到把地板凿出一个坑,在周围人眼中也依然无事发生;哪怕是在家庭聚会这样的公共场合下,也不用怕突然开始运动太尴尬。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妨试试这个简单又有效的动作吧!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 Hamilton, Marc T., Deborah G. Hamilton, and Theodore W. Zderic. "A potent physiological method to magnify and sustain soleus oxidative metabolism improves glucose and lipid regulation." Iscience 25.9 (2022).
[2] Kulinski, Jacquelyn, et al. "Sedentary behavior i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the Dallas heart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65.10S (2015): A1446-A1446.
[3] Morishima, Takuma, et al. "Prolonged sitting-induced leg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prevented by fidgeting."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 311.1 (2016): H177-H182.
[4] Jakicic, John 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bout dur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systematic review."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51.6 (2019): 1213.
[5] Murphy, Marie H., et al.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compared to accumulated exercise on health: a meta-analytic review." Sports Medicine 49 (2019): 1585-1607.
[6] Ekelund, Ulf, et al. "Dose-response associations between accelerometr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and all cause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harmonised meta-analysis." bmj 366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