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安利区|聊聊《警察荣誉》张若昀演技之---如何抓住人物的核心特质
演员安利区|聊聊《警察荣誉》张若昀演技之---如何抓住人物的核心特质
《警察荣誉》中张若昀饰演的李大为,以其独特的“思维透明”特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从编剧、制片人到导演,主创团队对这个角色有着一致的期待:一个乐观、通透、敏锐,却也嘴碎、毛躁的基层民警形象。张若昀如何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这个角色塑造得如此生动?让我们一起来分析。
终于追完《警察荣誉》了!
这剧追的我很过瘾。赵冬苓老师的高质量本子,丁黑导演的质感镜头,王景春宁理等一众戏骨和四个年轻演员的优秀演绎,可以说无一处不是精心打造,让我有了久违的沉浸式观影体验。
太沉浸了!导致我跟着每集的剧情一会儿笑死,一会儿气死,一会儿哭死,血压骤升爆降。我真没想到这种堪比跳楼机体验,居然来自一部讲述基层民警工作日常的职场剧……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丁黑导演的卡节奏能力真的强!
每每让我在气的要死的时候镜头一转又能马上温馨搞笑。
还要感谢张若昀饰演的“八里河小太阳、小天使、热情小王子、治愈系修勾比格本格李大为同学”,挽救了我濒临爆炸的血管。
所以,一通彩虹屁后,我决定今天就要夸夸“李大为(张若昀的演技)凭什么能治愈观众”
李大为同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先让我们来看看主创团眼里的李大为是怎样的。
编剧赵冬苓老师眼里的李大为:有点戏谑的,有点淘气的,调皮的,很赤城。
制片人戴莹眼里的李大为:性格机智,豁达,热血,在紧张的生活中,还有一种松弛的搞笑。
导演丁黑眼里的李大为:是个猴子性格,乐观、通透、敏锐,却也嘴碎、毛躁,入职第一天就闹出抓错人乌龙。
可能有些剧友们知道,很多导演是会在剧本围读的时候给到主要演员们“角色关键词”。
比如丁黑导演对于王守一所长的关键词就是:通达。
因为他所有处理事情时的转圜、退让或者坚持的“老油条”形象,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消化矛盾。通达通达,大路条条通罗马。
而丁黑导演给到李大为的关键词是:透亮
怎么来理解这个“透亮”呢?
张若昀给出的答案就是:思维透明
张若昀觉得李大为“是一个很有能量的人,他是一个很能感染别人的人”。
而李大为之所以能那么容易感染别人,就是因为他几乎处在一个思维透明的状态。就是“我想到了什么,我马上就要说出来,甚至我马上就要去做”。
然后他本身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他会带给人们欢笑。
所以李大为的这一性格特性成为这部各种现实压力交错没有非黑即白的剧的一个解压出口。
他的思维透明,直接了当,往往最能戳中屏幕前观众的心理,并且帮助大家释放出来。
这也是张若昀理解的李大为这个角色的能量核心所在。
(以上内容都来自于各位主创成员的相关访谈)
所以我们经常能在追剧时,看到有弹幕和评论说李大为是“观众嘴替”“人体弹幕”“李大为代表我”“李大为说的对”……
这也是我反对一些说张若昀演的李大为像“范闲”的重要原因之一。
和范闲的腹黑卖乖,徐凤年的藏拙装浪不同,李大为其实是个非常容易看懂的人。
对于某些只看外在而不分析人物内核的声音,我表示和张若昀一样:
好的我们已经分析完李大为这个人物的特点,现在要怎么把这个“思维透明”演出来呢?
我们来看看张若昀是怎么演的:
李大为同学作为八里河派出所入职新人一出场就整了个活儿,留给了陈新城非常糟糕的映像,遭到了陈警官的冷遇。
别人这种时候可能已经尴尬社死了,他就不。他不仅没脸没皮,还自己弹幕吐槽“怎么不太热情”……
坐着警车到了派出所继续没心没肺套近乎,看也不看管个人都喊“哥”。
一听到是所长立马“坏了”,赶紧小跑下车。
局长介绍夏洁时,贼溜溜的小眼珠子在三人身上乱转,满脸写着八卦吃瓜“哦,这是个有内部关系的”。
被抓包背后说坏话了“好尴尬!”赶紧想办法挽救一下。
看着满桌证据,震惊!“这下完蛋了!”果然是抓错人了。
试图解释一下,结果被呛得噎回去“阿西八!”眨巴眨巴眼睛咧着嘴,好委屈。
突然间峰回路转,一脸难以置信“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事情?”脑回路跟不上。
问题解决了,回来继续得瑟“小事儿!小事儿!解决了没问题了!”
所长发话让赵继伟看监控找尿不湿“太好笑了,憋不住了”。
听到高所说抓杀人犯“我艹!杀人犯?!这个带劲!”眼睛都亮了!
第一集十几分钟,李大为台词没几句净是表情戏,但这个跳脱淘气爱得瑟的第一印象已经活灵活现地在屏幕前竖起来了。
第二集他和陈新城之间的师徒对手戏也非常精彩。生动地展现出了一对冤种师徒是怎么产生的。
开始的小意委屈。
到被怼急眼了犟嘴。
再到又被呛住了,无语生闷气。
这部分全程都是怼脸拍。李大为那点小心思全挂在脸上了。
后巷里陈新城踩他帮抬杨树,他发现陈警官是真不喜欢他。
那小样,梗着脖子不噱地“哼!”看不上我!
吊车尾和高材生(真的不是鸣人和佐助吗)聊天唠嗑时,又双叒叕被陈警官怼。李大为脑瓜一仰往墙上一磕,生无可恋“师傅!别念了别念了!”
所以怎么让观众看到你的思维?这就好像是一个发密码和收密码的有趣游戏。
张若昀成功的让观众通过他的表演,解读出李大为台词之外的心理表达,简称:活成表情包
不要以为这很容易做到。
演这种心理活动特别活泼类型的角色,并且想要让观众自然代入角色视角,是需要精准拿捏到观众的喜好尺度的,俗称“讨喜”。
既不能含含糊糊让观众get不到密码,也不能太过用力五官乱飞给人刻意和油腻感。如果不能掌握这种分寸,很有可能角色要么就演木了,要么就演飞了。
所以要把李大为这样一个优点和缺点都特别明显的角色演得“讨喜”,演得“可爱”,演得“特别”,演得“出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就这点来说,张若昀对李大为这个角色的演绎是非常成功的。我甚至觉得他的演技比“范闲”时期更精进了。
正是因为张若昀演出了李大为的“透亮”,让观众能感受到李大为人格魅力的闪光点,才能体会到他难能可贵。从而喜欢上这么一个温柔细腻、阳光开朗、调皮捣蛋、品质坚毅的八里河“仙人掌” “你相信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