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观后感四篇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四篇
《飞夺泸定桥》是一部反映红军长征时期重要战役的影视作品。1935年5月,红军在长征途中,为了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必须夺取泸定桥。泸定桥横跨大渡河,桥下是汹涌澎湃的激流,桥上只有13根铁索,敌人在桥头筑有坚固的工事,还派重兵把守。红军战士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向前,最终成功夺取了泸定桥,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以下是几位观众观看《飞夺泸定桥》后的感想:
观后感1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深深感受到了红军战士在战争年代的英勇无畏。为了抗日,红军战士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面对敌人的重重阻挠,依然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夺下被誉为“天险”的泸定桥。这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观后感2
《飞夺泸定桥》这部革命影视作品让我深有感触。影片中,前锋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挡住敌人的子弹,为后面的战友开辟道路。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敬佩。红军战士们在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时,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观后感3
读完《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汹涌澎湃的大渡河水从上游山峡里倾泻下来,拍打着两岸高耸的山崖,飞溅起3米多高的浪花。红军战士们冒着枪弹雨,顶着滚滚浓烟,忍受着敌人火烧铁链的痛苦,继续艰难地匍匐前进。他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胜利了,可他们却长眠在了波涛汹涌的大河中。他们是多么伟大啊!
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也会像红军战士遇到的大雪山、大草地一样,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能否战胜这些困难往往与我们的态度和毅力有密切的联系。有的时候,我们因为学习方法不恰当而成绩落后;因实力不足而在比赛中失利等等。这时候我们决不能灰心,甚至放弃,而是要勇敢地去面对这一时的失败和挫折,学习方法不恰当那就重新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力不足,就在平时加强锻炼……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面对那么多艰难都克服了,我们所面对的失败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总结教训、及时改正、坚持不懈,一定能像红军战士们一样,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让我们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和毅力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雪山、一条条大河,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不浪费一寸光阴,祖国的未来要靠我们努力。
观后感4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使我感慨万分。“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七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都没顾得上吃钣……”当读到这里时,我热泪盈眶。我想: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有时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长辈们发脾气。可是红军战士就是不吃饭、不睡觉甚至连夜赶路也要为百姓服务,效犬马之劳于党。我们和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乌鸦和凤凰比美呀!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读到这里时,我突然热血沸腾了。我想:国民党可真是卑鄙,竟用火攻来对付我们英勇的红军!我又想:我们现在困难很少,却又知难而退,做题时总想看答案,跑步时总是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等。而红军战士则勇往直前。在十三根铁索上匍匐前进,在熊熊大火中镇定自若,在与敌人抗争时奋不顾身等。我还想:红军战士本来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本可以不弄得妻离子散,在家中安居乐业,可他们为什么要参军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爱祖国,要报效祖国!
通过学习本课,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我要学习红军战士,让我的意志更加坚强!长大后也能为祖国出一分力,报效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