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精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精选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sdwen.com/zonghefanwen/2288394.html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中国名人以其独特的成长故事激励着后人。从科学家到运动员,从棋手到文学家,他们的经历展现了不同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

童第周:从山村娃到生物学家

生物学家童第周出生在浙江鄞县的一个小山村。他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堂,只能一面跟父亲念古书,一面帮助家里劳动。 十七岁那年,童第周想报考宁波效实中学。这所中学是浙江省的一所名牌学校,入学成绩特别高,而且年内只招收三年级插班生。家里人都劝他不要异想天开,然而,童第周胸有成竹地答道:“我拼上一个暑假,准行!” 考试结果,童第周果真被录取了。他成了效实中学有史以来第一个没有上过中学而考取三年级的插班生。 不过,不少人仍在猜测,这个山村娃子究竟能不能跟上班。

第一学期,他的总平均成绩只有 45 分,英语更是考得糟糕。学校动员他退学或降级。他含着眼泪,一再向校长请求再跟班试读一学期。学校勉强同意后,他便以惊人的毅力去攻克学习难关。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在路灯下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仍然站在路灯下自修功课。学监发现了,关上路灯逼他进屋。他趁学监不注意,又跑到厕所外的'灯下学习,把学监也感动了。 就这样,第二学期他终于赶上来了,总平均 70 分,几何还考了 100 分。 直到晚年,童第周还对此记忆犹新,他说:“这使我知道,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界上的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张怡宁:从"哭"赢冠军到奥运冠军

张怡宁四五岁的时候,正赶上播放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爱上排球的她就在家里挂了个气球苦练“晴空霹雳”。妈妈见女儿如此好动,就让她参加了业余体校乒乓球班。

从此,张怡宁最盼望的就是下午四点钟放学的时候。一下课,她就飞奔到体校训练,直到晚上六七点钟才晃悠着回家,乐此不疲。

9岁时,张怡宁第一次代表北京市东城区出战。她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决赛,对手是交过几次手的一个小伙伴,张怡宁从来没输给过她。前两局两人各赢一局,第三局打成15∶13,对手领先。张怡宁一下子傻了,没想到知根知底的小伙伴会突然变得这么厉害,张怡宁从来没打得这么辛苦过!她越想越委屈,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哭得挺伤心。她一边掉眼泪,一边继续挥拍打球。旁边的教练都乐了:“瞧,这小姑娘,是打算用眼泪把对手打败啊!”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那个小姑娘没见过她这阵势,分了神,没能绷住那根弦儿,比分一下子让张怡宁给扳了回来。张怡宁获得了第一个冠军,还出了名——“哭”赢的。

像很多初出茅庐的选手一样,张怡宁的心气很高,又特爱表现,一心想打精彩的球。对手越强,她打得越起劲,而面对不知名的选手,她喜欢先让球,然后再慢慢扳回。她喜欢这种力挽狂澜、后来居上的感觉,多酷呀!

在2000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中,中国队先是以2∶0领先对手。张怡宁是第三个出场,她一心想打些漂亮的球,赢得更精彩,结果反而不断失利,一场本没有多大悬念的比赛,却被张怡宁给打砸了。接着是奥运会预选赛,她也打得不好,结果被取消了已经获得的悉尼奥运会参赛资格。

一下子从世界亚军的位置上跌到谷底,张怡宁感觉天都变成阴沉沉的了。苦闷彷徨之后,张怡宁静下心来,认真回想自己打球走过的路:从小打球都很顺,只凭感觉和兴趣,过于注重形式,因此忽视了许多基本的东西。张怡宁下决心从头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新人,从正手、反手这样的基本动作开始练起。那年年底去欧洲比赛,张怡宁一改过去的作风,对每场球都准备得细致充分,哪怕对手只是一个欧洲青年赛的.冠军,她也严阵以待,利用一切机会去了解对手的情况。于是张怡宁一路过关斩将,直到杀入决赛和欧洲强手鲍罗斯相遇。苦战五局,张怡宁赢得了最后的冠军。国外的媒体也用“cool”来评价这个面无表情的冠军。

张怡宁一直坚持写训练日记,从没间断过。至今为止,她一共写了多少本日记,张怡宁自己也不记得了。每一次比赛前,她都在日记中仔细分析对手的特点,设想在形势有利时该怎么打,情况不利的时候该怎么打,遇到突然的情况又该怎么打。对一切都了然于胸,准备充分后,赛场上的张怡宁当然不会有什么情绪波动了。

张怡宁打球很仔细,其他方面却有些马虎,因此她妈妈老叫她“傻丫头”。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张怡宁在女单决赛中以4∶0的比分干净利落地取胜。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记者突然问道:“张怡宁,你的金牌呢?”

“真的,金牌呢?”

记者的提问把张怡宁给搞懵了。她赶紧跑回赛场去找,可是没有找到。这下可出大事了,金牌丢了!再摸摸裤兜,硬梆梆的,不是在这里吗?虚惊一场,张怡宁理了一下衣领,认真地把金牌重新挂上,在场的人都笑了。

还有一次在国内比赛时,张怡宁将号码布塞在裤兜里,第二天比赛前换了裤子,结果临上场才发现没有号码布,她急得不得了,赶紧借来好友刘佳的号码布,用一个曲别针别上——只用一个曲别针,这样耷拉的一个角刚好遮挡住号码。这场比赛张怡宁打得魂不守舍,既担心被裁判识破,又担心她这边比赛没打完,那边就轮到刘佳上场了。真是万幸,那边刘佳上场时,她这边的“战斗”刚好结束,还赢了这场球。原来“傻丫头”还有点傻福呢!

黄龙士:棋坛传奇

黄龙士,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人。据《兼山堂弈谱》和《弈雅堂文集》记载,他生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或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四十多岁就去世了。卒年不详。

黄龙士家座落在离泰县几十里的姜堰镇。他自幼学棋,乡里无敌手,黄龙士的父亲为了他能在棋艺上能有所更进一步,则带着还在童年时代的黄龙士出门远游,带他寻师访友,开阔视野学习交流。父子二人来到北京,寻遍高手。大家对年幼的黄龙士十分欣赏,一位好围棋的满族将军更是喜欢黄龙士,对他特别钟爱,还带着他们父子二人到关外去找高手下棋。前后竟达一年之久。临别时厚赐重金。这次千里跋涉,万里远游,使黄龙士见识了通都大邑,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望无际的草原令人心旷神怡,广阔的天地令他心境开阔。广泛的交流使他棋艺大增。从此胸襟愈广,境界愈大。

十六岁即达到国手水平。康熙七年(1668年)在他18岁时,成了中华棋艺上一颗耀眼的新星。这一年他同久负盛名的前辈国手盛大有对弈七局,凭借着高超棋艺七战七捷,七战全胜。其后又有当时的一批国手均败在他的手下。

其时,诸多国手无不折服。棋界予以高度评价。王彦侗称赞说:“国初指清代初期以弈名家者,自过百龄而后,群贤蔚起,竞相争雄,迨黄龙士出一切俯视之,神手技矣。”由此可见,黄龙士具有独特棋风,着子看似平淡无奇,但寓意极深,对手不易察觉,若敢于用强,他即随机应变,出奇制胜,迫使对手相形见拙,反以自困。

当时六合人周东候,是继周懒予之后的著名棋手,为清代围棋十大家之一。黄龙士称雄棋坛时,天下棋手望风而靡。独有周东候敢于同他对阵,屡战屡败,也从不气馁。

黄龙士的棋轻灵多变,思路混元,局面开阔,气魄宏大。他还著有《黄龙士全图》等书。虽然古今之棋,已有巨大变化,但他中盘作战之力,仍今人叹为观止。黄龙士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他盛年时突然从棋坛上消声灭迹了,史料中竟没能留下什么记载。连他何时去世的'都一点不知道,成为千古之谜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黄龙士的盛名传到日本、韩国,有的日本棋手认为他的中盘实力具有“十一段”。至今日本棋界仍然钦佩他的高超棋艺,黄龙士先生的棋谱被奉为经典。

后人将他推为“棋圣”,足见其影响之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