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哪吒2》构建了更为宏大的世界观?
为什么说《哪吒2》构建了更为宏大的世界观?
《哪吒2》目前票房已破20亿,在春节档遥遥领先,好评如潮。这部电影不仅在动画特效上实现了华丽升级,更在剧情和世界观构建上实现了突破。本文将从多个层面解析《哪吒2》如何构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世界观。
更复杂的世界观
在《魔童降世》中,哪吒面对的最大难题是身份认同的困惑。而在《魔童闹海》中,世界不再非黑即白,而是混沌一片。仙界与妖族并非界限分明,掌握话语权的上位者也并非德高望重。
真相往往令人意外:仙气缥缈的玉虚宫原来是杀戮之地,无量仙翁的炼丹炉里九千粒仙丹都是由无辜妖族的冤魂炼制而成,所谓修仙考核不过是杀戮能力的大比拼。
无量仙翁喝下有哪吒尿液的“昆仑玉露”,还煞有介事地说:今天的味道很浓郁,以后都按这个工艺标准来。这不等于是在明示观众,这个大佬其实是屎香屁臭不分,颠倒黑白的大反派么?
最让人意外的是申公豹。别看这厮天生反派脸,他反而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客观上,他还是做了很多好事的,比如给陈墉关百姓采购了药材清单,在危急关头使用“石化”手法保全了哪吒父母性命。
当规则与秩序皆由上位者制订时,黑与白,善与恶早就没有截然的分野。这个世界也就成了巨大的黑暗丛林。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申公豹是无量仙翁的白手套,那么无量仙翁又是谁的白手套呢?隐身其后的元始天尊又是什么角色?只能等《哪吒3》揭晓谜底了。
从“我命由我不由天”到“我想试试改变这世界”
同样是聚焦反抗的主题,《哪吒2》与前作在反抗的层次和维度上提升了一大截。如果说前作的基调更多是“燃”和“爽”,哪吒对自己的身份有着委屈和不甘,有强烈逆天改命的意味;那么第二部哪吒面对复杂混沌的世界,认清了当权者的虚伪与凶残后,终于与自己的身份和解,并滋生反抗的力量,下决心改变这个世界。
从开始一心成仙到领悟残酷真相后说出“小爷是魔,那又如何?”哪吒不仅拥有了全新的肉身,而是从内到外都重塑了自己。
他的反抗既是为母亲和陈塘关百姓报仇,也是为被嫁祸的龙族伸冤。而那些原本被铁链禁锢在龙宫海底的妖兽,在无量仙翁的炼丹炉里烈火焚身奄奄一息之际,也终于醒悟过来,激发了拼死一搏的决心:既然退无可退,不如拼了!
正是这股排山倒海拧成一股绳的反抗力量,在哪吒和敖丙的推动下,把天元鼎撞成了碎片,无数妖族重获自由,九千粒仙丹灰飞烟灭,无量仙翁只能狼狈逃窜。
从“我命由我不由天”到“试试改变世界”,是哪吒从关注小我到关注外部世界的巨大进步,也是哪吒宇宙世界观的进一步拓展。
改变世界只能靠年轻人
《哪吒2》中东海龙王敖光如此俊伟,却也只能任由无量仙翁摆布,好端端的龙宫变成了关押妖兽的海底炼狱,自己也差点变成冤大头。他为何不反抗?年龄大了只是托辞,根本原因是思想僵化,旧世界的规则和秩序已然在他头脑里根深蒂固,他已经失去反抗的能力。
他的智慧之处在于,他知道儿子敖丙应该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所以他放弃了让敖丙重振龙族荣耀的想法,让敖丙追随哪吒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年轻人是照亮这个世界的光。哪怕不起眼的小配角申小豹,也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如果不是他及时出现,申公豹根本不会放李靖出城,陈塘关百姓也可能会因为缺少药品死伤惨重。
萌哒哒的申小豹口口声声以哥哥为榜样,以为哥哥是什么了不起的大英雄,申公豹虽然干了不少坏事,却也不忍破坏自己在弟弟心目中的形象,更不能断了弟弟上进的念想,只好咬着牙帮助李靖采购药材,认真当一回好人。
所以只要善的力量足够强大,恶也是能被影响和感化的。如果世界一片黑暗,那就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即便是荧火虫一样的微光,也能汇聚成漫天星光。
成年人适应世界,就得接受世界的规训和无数潜规则。而年轻人却努力改变世界。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年轻人的。
怎么样,《哪吒2》构建的恢宏世界观,你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