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身抗体之“你问我答”——抗着丝点抗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身抗体之“你问我答”——抗着丝点抗体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stock/med/2024-06-19/detail-inazhmef8582695.d.html

抗着丝点抗体是自身免疫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在系统性硬化症(SSc)的分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抗着丝点抗体的靶抗原、临床意义及其检测方法。

抗着丝点抗体的靶抗原是什么?

抗着丝点抗体所针对的抗原是一组与着丝点功能和结构有关的蛋白质分子。着丝点的框架结构已经被确认为特异性着丝点相关染色质和大分子复合物(动粒)共同构成。前者结构中的组蛋白H3被着丝点蛋白A(CENP-A)所替代,而后者则直接连接到着丝点特异性核小体上。在细胞分裂时,着丝点通过动粒的内外结构与微管相连,从而在微管的牵引下使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抗着丝点抗体的相关靶抗原则主要针对上述与着丝点结构和功能有关的相关蛋白质分子。在所有这些与着丝点相关的结构分子中,已经被确认为与自身免疫疾病有关的主要靶抗原包括CENP-A、CENP-B、CENP-C和CBX5等。由于抗CENP-B抗体在以HEp-2细胞为基质ANA试验中,均能表现出典型的特征性荧光核型,因此CENP-B被视为最主要的抗着丝点抗体的靶抗原。着丝点结构以及抗着丝点抗体相关靶抗原如图1所示。

抗着丝点抗体的临床价值

抗着丝点抗体的阳性结果已经被纳入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狼疮联盟(EURLAR)有关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的疾病分类标准中。S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除皮肤受累外,它也可影响内脏(心、肺和消化道等器官)。

SSc在女性多见,发病率大约为男性的4倍,儿童相对少见。SSc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情况变化较大,从伴有迅速发展且往往为致命的内脏损害的弥漫性皮肤增厚(弥漫性硬皮病),到仅有少部分皮肤受累(通常只限于手指和面部)等均可见到。后者进展慢,在内脏典型病变充分显露之前可长达数十年之久,被称为局限性硬皮病或CREST综合征(钙质沉着、雷诺现象、食管功能障碍、指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

抗着丝点抗体对于CRES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在CREST综合征的阳性率高达80%,而在弥散型SSc的阳性率仅为10%。而且抗着丝点抗体阳性的SSc患者具有较高的肺动脉高压发病风险。尽管抗着丝点抗体被纳入SSc的疾病分类标准中,但并不意味着抗着丝点抗体对SSc具有高度的疾病特异性。该抗体在包括干燥综合征(SS)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等疾病中也具有一定的发生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抗体几乎很少见于健康人群中。

抗着丝点抗体的检测方法

基于HEp-2细胞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是抗着丝点抗体的经典检测方法,抗着丝点抗体的荧光核型相对而言比较独特和典型,因此IFA的检测结果判读主观差异较小。但如果样本中存在其它抗核抗体干扰的情况下,则可能直接影响到抗着丝点抗体的结果判读。此时,以CENP-B为靶抗原的抗着丝点抗体确认试验则显得尤其重要。

一直以来,免疫印迹法(Line Immunoassay, 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等传统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作为抗着丝点抗体的靶抗原确认试验。近年来更先进的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ncence Immunoassay, CLIA)已经逐步应用到抗着丝点抗体的临床检测中,并且由于该方法具有自动化、定量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等显著特点和优势,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的检测技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