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语典故解读:焚膏继晷的意涵与起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语典故解读:焚膏继晷的意涵与起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qulishi.com/info/v578297.html

“焚膏继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更蕴含着中华民族勤奋不息的精神。本文将为您解读这个成语的深刻内涵及其历史渊源。

“焚膏继晷”的含义

“焚膏继晷”这个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是燃烧蜡烛(膏)来延续白天的时间(晷),即用人工光源延长使用时间,比喻人们勤奋不懈地工作或学习,不分昼夜地努力。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勤学苦读或辛勤劳作的精神。

成语的历史出处

“焚膏继晷”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进学解》。在这篇文章中,韩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他写到:“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他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学习的场景,从而传达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成语的文化价值

“焚膏继晷”不仅是一个描述勤奋的成语,它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学问的尊重和追求。在古代社会,读书人通过勤奋学习来提升自己,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这个成语鼓励人们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不畏艰辛的精神,这对于当代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结语

“焚膏继晷”作为一个古老的成语,不仅记录了古人对知识渴望的历史场景,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勤奋不息的精神。在今天,这个成语依然激励着我们不断学习、不懈努力,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职场生活中,这种精神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