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扎鲁特旗:生态宜居乡村美 产业兴旺富路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扎鲁特旗:生态宜居乡村美 产业兴旺富路宽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88416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坚持把建设美丽生态宜居的现代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加快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持续推进乡村产业项目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显而易见,幸福近在眼前。

立夏时节,气温回升,全旗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施肥耕地、育苗播种,田间地头呈现出火热的农忙景象。走进乌额格其苏木塔格他图嘎查贾玉慧家庭牧场,一行行、一棵棵泛着新绿的榛子树绵延向远方,长势喜人。

这两天,贾玉慧夫妇在榛子林里忙着给剪枝、施肥、浇水,忙的不亦乐乎。“这几天天气好,给榛子树剪枝修理一下。这样榛子挂果又大又圆,果粒饱满。”贾玉慧说。

据介绍,贾玉慧于2017年成立家庭农场,当年利用自家60亩土地建设了榛子种植基地。为更好发展榛子产业,贾玉慧经常到外地参加榛子种植交流会或邀请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一边学习榛子栽植、剪枝及榛子苗繁育技术,一边精心经营榛子林,并从2020年开始,在榛子地里做起了林下经济,通过套种模式种植了30余亩苍术,进一步增加了收入渠道。

“榛子树5年以后进入盛果期,榛子的生长周期为150天左右,每年八九月份成熟,10月份上市。”贾玉慧介绍起榛子真是滔滔不绝。如今,贾玉慧的家庭农场榛子树长势喜人,已逐渐进入盛果期。贾玉慧说,单卖生的榛子每斤15元左右,可如果筛选大小果、炒货、包装后利润能翻两倍。2023年亩产65公斤,年产量达4000公斤,按市场售价平均每公斤约40元,总收入达到了16万元;苍术种子产量达1200公斤,按每公斤300元算,每亩土地收入达8500元。

去年,贾玉慧还注册了商标,并引进新型的脱皮机和炒锅,形成了“种苗繁育+榛子收购+加工包装+线上线下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2024年,榛子林预计能产6000公斤,真正实现土地提质增效。

榛子种植有着投入低、管理方便、耐储存、产量高、好销售等优点,榛子干果营养丰富,有“坚果之王”的称呼。每当到了成熟收获时节,这片榛子林还吸引许多顾客前来采摘。这也给贾玉慧夫妇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想开个采摘园,进一步促进销量,今后想把榛子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扩大销量和收入。”贾玉慧充满希望地说。

每到节假日,香山镇小河西村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景色都会吸引附近众多游客前来这里体验观候鸟、采摘新鲜水果等乐趣。近年来,小河西村以农业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在农旅融合发展上做足文章,勾勒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多彩新画卷。

村民吴金丽依托村里优美的生态环境,经营了一家农家乐,让广大游客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感受原汁原味的乡村味道,收入非常客观。

“我们农家乐特色就是以鱼为主,院子里种菜,还养鸡、腌咸蛋,都是自产自销,很受顾客欢迎。”吴金丽说。

近几年,小河西村鼓励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业,部分村民依托绿水青山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很大,道路硬化,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里人气也越来越旺。每年春秋两季候鸟也特别多,来农家乐旅游、吃饭的游客络绎不绝。”吴金丽高兴地说。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总要求。今年,扎鲁特旗因地制宜,在“特”字上找出路,在“专”字上做文章,通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臻完善、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文明乡风也日益浸润人们的心田。同时,积极鼓励农牧民发展好林果、林药、林草产业和设施农业,以鲁北镇、巨日合镇、香山农场、乌额格其苏木等地为主,发展塞外红、珍珠油杏、榛子等经济林,加快建设全市标准化中草药种植基地,全力打造“中国北苍术之乡”,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升农牧民幸福生活指数,朝着“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行。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