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家怕邻居吵闹,这6处全屋隔音最好都做到,耳朵“失聪”了!
待在家怕邻居吵闹,这6处全屋隔音最好都做到,耳朵“失聪”了!
在家享受安静时光,却被邻居的噪音打扰?从室内门到窗户,这份全屋隔音指南手把手教你打造静谧家居环境。
好不容易等到个周末,想要在家安安静静待一天,谁成想邻居开始“作妖”了——要么是小孩跑跳,要么是音响声音大,要么是楼下的吵嚷,这噪音真让人无奈。
其实,如果怕待在家的时候被邻居的吵闹声打扰,家里有一些地方的隔音我们其实是可以着重去做好的,下面要说的这6处便是如此。
不夸张地说,如果做好下面这6处隔音,你已经是把自己能做的做到了最好,只要不是太离谱的噪音,都能充分隔绝,耳朵宛若“失聪”。
话不多说,来看看你家做到了其中几处吧?
一、室内门隔音
如果是一家多口人共同生活,室内门不仅是“防邻居”噪音的利器,同时也是防止家里熊孩子和老人起夜声音互相影响的关键,做好室内门隔音,最起码在卧室里待着的时候,能尽可能减少噪音的影响。
建议选择实木芯的门扇,虽然有人说容易变形,但实际上正常家庭温湿度,并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次可以选择桥洞力学板,隔音降噪和保温效果都不错。如果预算有限,实木复合门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避免使用蜂窝纸门芯。
在门下加装隔音条,可以进一步提升隔音效果。
二、墙体隔音
墙体隔音需要在硬装阶段就做好规划。一般来说,可以使用专门的隔音毡或墙布,这两种材料隔音效果不错,且不占空间。
如果想要进一步增强隔音效果,且户型允许的话,在与邻居家隔墙之间安装柜子是个不错的选择,放置衣物后隔音效果会更好。
对于需要打造琴房或录音棚等对隔音要求极高的空间,通常会采用减震器、龙骨、吸音棉、隔音毡等材料相互搭配,可以实现室内有音、屋外静音的效果。
三、地面隔音
地面隔音同样需要在硬装地面找平阶段进行布置。通常可以铺设隔音垫或吸音棉,几毫米的效果一般,几厘米的效果更好,但会增加地面高度,压低层高,具体选择需根据个人需求和邻居噪音程度来定。
地面材料的选择上,地板和瓷砖的隔音效果差别不大,地板可能稍微好一点,但优势有限。
硬装完成后,也可以通过铺设地毯的方式减少一部分噪音,但这属于无奈之举。
四、天花板隔音
天花板隔音需要在木工吊顶期间完成。最常见且成本最低的方法是使用隔音毡,这种方法不会压低层高,使用也比较普遍。
如果觉得隔音效果不够,可以采用“三明治”方法,即一层隔音毡、一层鸡蛋棉,再叠一层隔音毡,这样可以大大提升隔音降噪效果,但厚度也会增加。
墙面隔音时提到的减震器、吸音棉、龙骨、隔音毡、隔音板等方法同样适用于吊顶,但这些方法会大大增加层高占用,通常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五、卫生间隔音
卫生间也是噪音源之一,主要体现在下水排水。卫生间的下水管道包裹隔音棉是必备手段,可以大大降低冲水时的噪音。记得用绑带固定好隔音棉。
如果觉得隔音棉效果不够,且空间允许,可以用实心红砖砌墙,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楼上邻居排水的声音,虽然不能完全“失聪”,但效果非常明显。
六、窗户隔音
窗户隔音也很重要。记得我家楼下原来经常能听到小孩子跑闹玩耍和尖叫的声音,很有活力,但时间长了在家待着谁也受不了。
建议更换质量较好的窗户,选择时注意以下三点:
- 选择平开窗,相比推拉窗,平开窗的缝隙更少,关窗更严密,隔音效果更好。
- 玻璃种类不要选单层,推荐三层夹胶玻璃>三层中空>双层中空,夹胶玻璃虽然隔音效果最好但价格较高,三层中空玻璃就足够了。
- 窗框没必要选塑钢的,断桥铝就足够,隔音降噪和保温效果都很好。
文末结语
如果已经把上面这6处全屋隔音都做到位,家里其实已经拥有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状态。
如果邻居家吵闹声音较小,那还真是个耳朵“失聪”的效果,即便邻居家吵闹声大,按步骤做完隔音后,也不会觉得家里待不下去。
你家里的隔音,做到了上面的几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