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鸠摩罗什:创造汉语词汇的语言天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鸠摩罗什:创造汉语词汇的语言天才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7/06/58527892_1146943275.shtml

鸠摩罗什(344-413)真是个语言天才,翻译佛经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像“大千世界”,”“天花乱坠”,“一尘不染”,“回光返照”,“粉身碎骨”,“不可思议”,“想入非非”,“ 烦恼”、“苦海”、“心田”、“未来” 、“世界”这些词都是他发明的,“世界” 和“未来” 这两个词真的是叹为观止。

鸠摩罗什创造的汉语词汇

  • 大千世界:源自《大智度论》,描述佛教宇宙观中的'三千大千世界',指广阔无边的宇宙空间。

  • 天花乱坠:出自《妙法莲华经》,原指佛陀说法时天女散花,后引申为言辞浮夸不实。

  • 一尘不染:佛教中指修行者不被'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所染,后比喻品德高洁或环境洁净。

  • 回光返照:原指人临终前精神短暂恢复,出自《楞严经》,后被引申为事物衰亡前的短暂兴盛。

  • 不可思议:出自《维摩诘经》,形容佛法的深奥超越凡夫思维。

  • 烦恼:佛教'贪、嗔、痴'三毒的总称,指扰乱心性的因素。

  • 苦海:比喻众生因无明而沉沦的轮回世界。

  • 未来:佛教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之一,鸠摩罗什首次将其译为'未来',成为时间概念的标准表达。

  • 世界:由梵语' loka - dhatu '意译而来,原指时间和空间的集合,后成为通用词汇。

其他佛教经典中的部分词汇

虽然这些词汇并非鸠摩罗什首创,但通过佛经翻译广泛传播并融入汉语:

  • 想入非非:出自《楞严经》,原指修行中超越'非想非非想'的禅定境界,后演变为形容不切实际的幻想。

  • 心田:佛教比喻心为田地,善恶因果如种子般在其中生长,出自《华严经》。

  • 粉身碎骨:最初见于《大般涅槃经》,形容为佛法献身的决心,后演变为极端境况的比喻。

佛教词汇对汉语的影响

佛教翻译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塑造了汉语的哲学表达:

  • 构词方式:佛教通过复合词(如'世界')、比词(如'苦海')等创新形式,拓展了汉语的表现力。

  • 文化融合:许多词汇从宗教术语演变为日常用语,如'执着''刹那'等,体现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深度交融。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