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就能促进孩子大脑、身体和感统发育
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就能促进孩子大脑、身体和感统发育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每一个细微的呵护都可能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强大助力。你知道吗?触摸,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就蕴含着促进孩子大脑、身体及感统发育的巨大潜力,它不仅是亲子间情感交流的桥梁,更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
触摸是如何影响孩子成长发育的
大脑发育的催化剂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不仅承担着保护身体内部的重要任务,还拥有感知外部环境的关键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触觉。科学研究表明,当孩子的皮肤被温柔地抚摸时,这种物理刺激会转化为神经信号,沿着脊髓上传到大脑的不同区域,尤其是负责情感、记忆和认知功能的部分。这种持续的感官输入有助于促进神经元的连接,加速大脑皮层的成熟,为孩子日后的学习能力、情绪管理和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触摸还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婴儿通过触摸周围的物体来认识世界,这种早期的感官体验是他们学习物体属性(如软硬、冷热)和建立因果关系的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触觉经验更加丰富,孩子开始通过触摸来感知形状、纹理,甚至情感,进一步促进了抽象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身体成长的助推器
触摸不仅作用于大脑,对孩子的身体成长同样至关重要。适当的抚触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营养物质的输送和废物的排出,从而增强免疫力,减少生病的机会。对于新生儿而言,定期的抚触还能帮助调节体温,促进睡眠质量的提升,为孩子提供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在身体发育方面,触摸还有助于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发展。通过抚触和轻柔的拉伸,可以促进肌肉张力的平衡,预防因长期保持同一姿势而导致的僵硬或疼痛。对于学步期的孩子,家长的引导性触摸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平衡,促进大运动技能的发展。
感统发育的调和剂
对于感统发育来说,触觉刺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孩子的注意力、情绪控制与社交互动等能力都会受其影响。如果3岁前,家长都很少抚触孩子,没有给他充足的触觉刺激,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定、胆小、敏感、爱哭、怕生、吃手咬指甲、咬人、挑食偏食等触觉失调现象。而定期的触觉按摩则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帮助孩子学会正确解读和处理触觉信息,增强身体的自我意识和控制能力。
如何为孩子提供更有效的触觉刺激
只有足量的触觉体验,才能发展出稳定的触觉状态,从而促进孩子在成长发育、情绪控制、人格发展、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多让孩子玩沙玩水,触摸不同触感的物品,多带他去户外,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风吹日晒与冷热变化,别限制他在沙土、草坪上摸爬滚打,都可以给孩子带来丰富的触觉体验。
另外,针对触觉失调的孩子,每天40分钟的触觉按摩,也可以有效改善其失调现象。按摩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交流力度,力度太重,孩子会感觉到疼;力度太轻,孩子没感觉,那按摩就没有效果。一般坚持3-6个月,就能看到孩子的改变!
6大触觉按摩经典手法
- 抚摸:以手掌与孩子肌肤接触,做上下移动的抚摸动作;
- 抚揉:以手掌或手指与孩子肌肤接触,做画圆圈的抚揉动作;
- 拉滑:针对孩子的肢体(手臂、腿部),以手环握住肢体,由上而下做拉滑动作;
- 扣拍:针对孩子强壮的部位(背部),将手拱成杯状,做拍打动作;
- 指揉:针对孩子局部的定点,以手指的指腹在定点做前后或旋转的压揉,手指不离原点;
- 关节挤压:双手握住孩子关节的上下处肢体,向中间的关节处推挤,或握住孩子关节下端的肢体,向上方关节处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