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岳飞封神之战郾城大捷884周年
纪念岳飞封神之战郾城大捷884周年
郾城大捷是南宋时期岳飞率领岳家军与金军展开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绍兴十年(1140年)7月8日至10日。这场战役以岳家军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载入史册,不仅展现了岳飞卓越的军事才能,也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一段传奇。
郾城大捷(发生在绍兴十年1140年7月8日至10日),一个在中国军事史上乃世界军事史上堪称以少胜多的历史经典战役!一个成就了岳飛军事巅峰封神之战!更是南宋一代空前绝后的历史胜利!
公元1140年7月8日,完颜兀术秘探与情报得岳飞亲驻郾城,张俊已班师 、刘錡大军已经撤回镇江,岳飞在河南无援军无粮草,已是孤军。得知情报,完颜兀术见岳家军兵力分散,又探知岳飞只带有少量军队驻于郾城(今属河漯河),决定亲率精锐骑兵一万五千人以及步兵十万大军,直插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家军。
在郾城的岳家军仅有背嵬军,再加游奕军的一部分,游奕军的另一部分随统制姚政守颍昌。这一个半军,大约不过一万几千兵力,除去守城军和火头军、辎重兵等非战斗人员外,参战兵力就更少。可见郾城之战是以少击众的硬仗和恶战。
《鄂国金佗粹编》卷16岳飞捷奏摘录于下: 今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贼酋首四太子、龙虎、盖天大王、韩将军亲领马军一万五千余骑,例各鲜明衣甲,取径路,离郾城县北二十余里。寻遣发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战斗。 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贼兵满野,不计其数....。委获大捷。
七月初八,宗弼与龙虎大王、盖天大王等,在郾城北与岳家军对阵。岳飞令其子岳云率精锐轻骑攻入敌阵,往来冲杀。完颜兀术眼见骑兵会战不能取胜,焦躁万分,于是下令将披挂“重铠全装”的“铁浮图”军投入战斗。“铁浮图”军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他们护甲厚重,人马超重甲、攻坚能力强,“堵墙而进”,主要用于正面冲击。金军一反以左、右翼“拐子马”迂回侧击的惯技,改用重装骑兵“铁浮图”军来进行正面冲击, 企图以严整密集的重装骑兵编队来击溃对方较为散乱的骑兵,铁浮屠每进一步,便用拦马的木头环卫,只进不退。作正面进攻,另以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拐子马:布置在左右两翼的骑兵,全由能骑善射的女真人组成。)配合作战。岳飞遣背嵬亲军和游奕军马军迎战,并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下砍马足,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岳家军中的勇将杨再兴单骑突入敌阵,打算活捉完颜宗弼,杀金兵百人。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
七月十日下午,又有一千多骑兵来到郾城县北五里店。岳飞亲自率军出城,命王刚带领五十多名背嵬使臣组成的军官队,前往侦察。他们同敌军相遇后,一拥而上,抢先把敌大将阿李朵孛堇砍死。于是一千多金骑如鸟兽散。
自七月八日到十四日,自郾城之战到颍昌之战,无疑是岳家军经历严峻考验的时期。这两次关键性的大捷,使完颜兀术的大举反扑完全被粉碎了。完颜兀术叹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身后二十年,金完颜亮攻宋时,“胡人自为‘岳飞不死,大金灭矣’之语”。
岳飞身后六十多年,金朝招诱吴曦叛变的诏书中也承认:“(岳)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
宋高宗看了郾城捷奏后:览卿奏八日之战,虏以精骑冲坚,自谓奇计。卿遣背嵬、 游奕迎破贼锋,戕其酋领,实为隽功。然大敌在近,卿以一军, 独与决战,忠义所奋,神明助之,再三嘉叹,不忘于怀。
宋高宗并且发下一份奖谕诏: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师临阵,何啻百战。曾未闻远 以孤军,当兹巨孽,抗犬羊并集之众,于平原旷野之中,如今日之用命者也。这是宋廷当时对郾城之战所作的绝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