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有话说:冬季护肤别踩雷,做好保湿让肌肤丝滑过冬
医生有话说:冬季护肤别踩雷,做好保湿让肌肤丝滑过冬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皮肤容易出现紧绷不适、干燥皲裂等问题。如何做好冬季护肤,让肌肤保持健康状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来自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医疗美容科的主治医师代诗妍,为大家分享一些冬季皮肤常见问题以及科学护肤的方法。
为什么冬季皮肤会变得更干燥?
温度和湿度变化
皮肤由外至内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的最外层为角质层,角质层本身含有保湿成分,具有吸水、屏障功能,能够维持皮肤的湿润。正常情况下,角质层的含水量应该在10%左右,但在冬季温度、湿度都低的情况下,水分流失增多,皮肤就会变得干燥敏感,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皮脂腺活力下降
皮肤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也就是油脂,有助于形成皮脂膜,减少皮肤水分的流失。但在冬季,皮脂腺的活跃度降低,分泌的皮脂也就变少了,皮脂膜形成不完整,无法保持水分,皮肤自然会觉得干燥。
冬季护肤误区
这些行为会加剧皮肤干燥等问题
洗浴过勤、过烫
有些人喜欢频繁洗澡,喜欢洗水温较高的热水澡,或者长时间浸泡、搓澡等,这些习惯都可能会加重皮肤表面油脂及水分丢失,或者造成表面角质细胞受损,破坏皮肤的屏障,反而会加剧皮肤干燥。爱用碱性香皂、肥皂
肥皂呈碱性,可能会影响我们正常皮肤的弱酸性环境,更容易诱发皮肤刺激反应。特别是老年人、皮肤敏感和患有湿疹、特应性皮炎类疾病的人群,要避免使用碱性香皂、肥皂。皮肤干燥喜欢喷保湿喷雾
在感到皮肤干燥时,不少女性习惯用保湿喷雾喷一喷。实际上,保湿喷雾只能暂时补充肌肤所需水分,随后便会挥发带走肌肤内部的水分,让皮肤更加干燥。如果使用保湿喷雾,应及时按压吸收并涂抹保湿乳、霜。
冬季如何正确护肤?
洗澡水温要适宜,时间不过长,不用碱性香皂
洗澡沐浴时间一周1-2次为宜,时长5-10分钟即可,水温控制在38-40℃,避免使用含过多皂基的肥皂或浴液,不要浸泡或搓澡。
特别是冬季洗脸,建议用偏凉的温水,不要过度清洁。把握浴后3分钟,及时为肌肤保湿
在洗脸、洗澡后的3分钟内,皮肤还处于湿润状态,这个时候涂抹身体乳、护肤品,可以让水合作用达到最佳效果,是滋润皮肤的最佳时机。此方法特别推荐湿疹患者。选择合适的保湿护肤品
进入冬季,清爽的护肤品已经无法满足皮肤的锁水需求,建议根据肌肤状况,选择滋润保湿型的护肤品来使用,如含透明质酸、甘油等天然滋润成分的保湿品。油性肌肤的痤疮患者则不宜涂抹过厚,以免堵塞毛囊而加重痤疮。做好防晒
温度低不等于0紫外线,一年四季都需要做好防晒。
防晒首选物理防晒,比如戴口罩、戴帽子,特别是敏感肌。如果使用防晒霜,可以选择较滋润保湿的防晒产品。脸部每次的使用量约1个一元硬币大小,平行涂抹均匀,建议至少出门前十五分钟涂抹。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
建议少量、多次喝水,保持身体水分;还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维生素。保暖与保湿结合
保持室内温暖,可以避免过度寒冷导致皮肤干燥。但在室内使用取暖设备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建议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保持皮肤水分。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注重肌肤保湿是王道。大家要注意温和清洁、科学保湿、防晒防敏,同时保持生活居住环境的干净整洁,并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健康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