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文字——7300年前的双墩刻符
中国最早的文字——7300年前的双墩刻符
中国最早的文字,不是3300年前的甲骨文,而是7300年前的双墩刻符!
文字自古以来一直以来都承担着传递文化、传递前辈的经验教训的任务。因此,自从第一个文字产生之后,天下仿佛变了一般。人类不再依靠天和神去过日子,而是依靠自己积累的经验,用文字记载的方式传递下去,薪火相传。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安徽双墩刻符没有被发现之前),一直以来在文字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民国时期,研究甲骨文还研究出了四位大师,人称四堂。他们分别是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谚堂董作宾和鼎堂郭沫若。他们四人把对甲骨文的解读推向了近代的顶峰。
以至于现今但凡有人能解译一个新的甲骨文出来,最高能得到10万元的奖金。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原本人们都以为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因此科学家们对它的研究也是最下功夫。专家们仿佛打了鸡血一般,日以继夜、想方设法去研究,就是为了能破解出一个新的甲骨文出来。
他们并不是为了那10万元,对他们来说这10万块压根算不上钱。他们看重的是破解出一个甲骨文而带来的喜悦,感受远古先人的创作灵感!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群专家中的另一波人会在安徽考古发现了7300年前的双墩刻符。
双墩其实是安徽蚌埠市的一个地名,上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双墩遗址的发掘中,曾发现大量的陶塑制品,这些雕塑十分有趣,有的被捏成人面形状,有的被捏成碗碗形状,还有的上面刻着一些符号以及图案。
根据碳14检测后发现,它们来自于7300年前。
从这些文物中就能窥探出来,先民的生活远比后人想象的还要丰富多彩。
其实,这次挖掘本来就是一个考古界中的奇迹,毕竟没有人幸运到能够接触到来自七八千年前的文物。
这种文字符号的出现,直接把中国的文字史往前推移了近4000年。
经过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呕心沥血的发掘,一共得到了630个文字符号。
这些符号种类繁多,有表示山川树木、河流、花瓣的符号,也有表示猪、鱼以及各种小动物的符号,当然,还有一些符号表示日月星辰。
这些符号虽然简单,却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而且有不少的符号频繁出现,这就说明古人在叙述不同事情时,运用早已熟练到这种文字符号。
这对中国文字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代表些新时代时期的文化,是文字起源最初的产物。它们已经具备了文字该有的特质。
经过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研究发现,双墩刻符对甲骨文的出现有很大的影响。当时的安徽省蚌埠市正处于商朝的最南方,是东夷与夏、商交汇的地带。因此双墩刻符的许多文字符号和甲骨文很是类似。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原地区和东夷等部落之间存在着往来的关系,而且还很密切。
但和甲骨文不同的是,630个双墩刻符中有近90个有水纹特色。意思就是说,有90个刻符和水有很大的关联。虽然科学家们无法解读双墩刻符的字义和读音。但通过原始文字的表意和表象还是能清晰明了地知道双墩刻符所包含的意思。
而这带有水的90个刻符之所以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双墩地区,渔猎经济在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依靠渔猎而存活下来和繁衍生息的。因此水才能在这其中占有最大一份比例。
双墩遗址的先民们依靠刻符来记载鱼群的位置,记载河水和湖水的深浅,哪里有什么鱼,哪里又有什么鱼。依靠刻符,他们总是能快人一步找到所需要的食物。这就是他们把“水”的写法给固定下来的原因。
除了水以外,从其它刻符来看,双墩刻符的许多写法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式。不少符号在不同的刻符中反复地出现,使用的频率很高。
由此可以得知,双墩刻符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而是已经流传了很多代人,才有了固定的写法。而这些符号也不止局限于双墩遗址地区的人固定使用。它已经辐射了周围很宽阔的区域,为很多部落所共用。
从这个方面来看,双墩刻符已经具备了文字最初的状态,它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因为它的发掘是在淮河流域,因此中国古代的文明,除了黄河和长江以外,又多了一个发源地。
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化起源多元、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丰富多彩!
最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双墩刻符不仅对甲骨文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还对汉字的形成也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它在中国文字史和汉字起源史的地位自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是谁能解译出一个双墩刻符的意思出来,那么奖金可比解译一个甲骨文出来多了去了!
其实,文字本身就是是一种历史,双墩刻符的发现,不仅能证明我国的文字历史至少有7千多年历史,也是能够证明我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又一力证。
虽然双墩遗址里的那些符号早已有有具体形象,遗憾的是,这些字体究竟发什么音,我们并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字符存在,意味着文明早已出现。当我们发掘出更多与双墩刻符有关的遗址时,相信破解这些字符的发音并不是难事。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确实也吃亏在无法获知这些字符的发音上。正因为无法知晓,才让西方学者有机可乘。
他们从来不认同双墩刻符,他们认为双墩刻符不过不是古人一些不着边幅的绘画,还大言不惭表示:“甲骨文前没有中国文字”。并一度将我们的双墩刻符进行排斥,恨不得将其驱逐出世界文字史。
说白了,这背后有着西方学者的小心思,他们不敢承认这些古老的文字,生怕我国的文明史越挖越深远,没准到时候世界的历史将会被重写的同时,我们的刻符将会力压象形文字和契型文字,成为世界最古老的文字。
一想到这,西方学者将会更加无法忍受。纵然他们如何排斥和叫嚣,也都无济于事。
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埋头苦干深入研究,继续在前进中挖掘机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