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病重、常常疑神疑鬼?小心被害妄想症上身
疑心病重、常常疑神疑鬼?小心被害妄想症上身
被害妄想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会经常怀疑有人对自己不利,认为自己受到迫害、欺骗、跟踪或监视。这种持续的错误想法会导致患者时刻感到痛苦、焦虑、抑郁和恐惧。本文将详细介绍被害妄想症的成因、症状以及如何帮助患者改善这一困扰。
什么是被害妄想症?
被害妄想症是“妄想症”的一种,是以妄想为主的精神疾病。妄想症可以分成不同类别,包括:
- 色情妄想症
- 自大妄想症
- 忌妒妄想症
- 被害妄想症
- 身体妄想症
- 虚无妄想症
- 混合型妄想症(同时患有两种或以上的妄想症)
被害妄想症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症,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被害妄想症患者常怀疑有人对自己不利并产生负面情绪
被害妄想症患者会经常怀疑他人对自己怀有恶意,这种持续、不安的错误想法会导致患者时刻感到极大的痛苦、焦虑、抑郁和恐惧。
被害妄想症成因
被害妄想症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创伤
经历过严重心理创伤,如长期压力或重大创伤事件,可能会增加被害妄想症的风险。童年不幸经历也会加剧个人的不安和不信任感,影响自尊心和长大后的观念想法。研究表明,被害妄想症患者大部分在儿童时期经历过情感虐待或被父母忽视。此外,低自尊和负面的自我评价与被害妄想的风险有很大关联。负面经历或情绪造成的低自尊,可能会让人感到焦虑、抑郁或自卑,更容易以负面想法理解事物。
生理因素
被害妄想症可能是其他精神疾病的症状之一,如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抑郁症或阿尔茨海默症。许多身障人士因长期面对身体缺陷或经历过重大创伤,也可能发展出被害妄想症。睡眠不足同样会引发不安全感,甚至可能在失眠时引起恐惧和忧虑。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产生被害妄想的机率比一般人高3倍。此外,多巴胺、血清素等大脑神经物质失衡,也可能导致思维和情感异常,引发被害妄想症。
外在环境
生活环境中的压力、社会孤立、文化差异或经济困难等问题,也可能成为被害妄想症的诱因。例如,语言障碍的新移民或弱势群体,也可能因此产生不信任感和被害妄想。研究显示,生活在孤立环境中容易提高妄想性思维的风险。有些老年人由于害怕被家人抛弃,或是受失智症所苦,也较容易发病。此外,媒体报道的暴力犯罪或恐怖事件,可能造成人们对类似情况的担忧,导致紧张和被害妄想。
物质滥用
长期饮酒、吸烟或滥用药物,可能会引发或加剧症状,甚至会阻碍其他药物疗效。某些毒品也可能引发被害妄想症,例如大麻、摇头丸、迷幻药和安非他命等。尤其是当患者正受到沮丧、焦虑或其他精神问题困扰时,更会使症状加剧。此外,运动员服用的类固醇、兴奋剂,或是杀虫剂、燃料和油漆等也与被害妄想症有关,使用时避免过度吸入。
遗传
研究表明,与其它精神疾病一样,家族的基因可能会影响被害妄想症的发作机率。因此,家族中有患有妄想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史的人,罹患的风险更高。
被害妄想症症状
早期症状包括:感觉被剥削、担心朋友是否忠诚,以及将他人的善意误解为威胁等等。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合常理的想法,比如:怀疑邻居在监视自己,或认为有人在计划绑架自己。然而,这些妄想通常来自对真实感受和经验的误解或夸大。患者往往草率下结论、记忆力差、对不确定性容忍度低,且易冲动。因此,他们常常无法接受自己的妄想是不合理的,并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愤怒,甚至暴力行为。被害妄想症可能伴随幻觉、情绪波动、失眠、忧虑和消极想法,导致对生活大小事变得更加敏感。2014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出现被害妄想之前,往往经历一段时期的担忧。此外,经历负事件后,患者会更容易将一般事件曲解为他人的敌意,甚至产生创伤压力症候群。
被害妄想症患者容易曲解他人意思并转为敌意
被害妄想症的诊断方法
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被害妄想症吗?《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整理出8点标准,若符合以下条件,就有可能患有被害妄想症:
- 超过一个月的长时间妄想
- 自身的妄想并非源自于药物、其他疾病或精神障碍
- 容易过度担心和过度分析情况
- 对他人的批评过于敏感
- 容易误解他人的言语、手势
- 自我价值感低或对自身抱有负面想法
- 无缘无故持续感到焦虑、恐惧或不安
- 容易草率下定论,过于武断
思觉失调、疑心病与被害妄想差異
许多人常常会把被害妄想症与“思觉失调”、“疑心病”混淆,但其实有不同的定义与特征。以下是三者的区别:
特征 | 被害妄想症 | 思觉失调症 | 疑心病 |
---|---|---|---|
特徵 | 不合理的害怕或怀疑,认为他人要伤害自己 | 幻觉、妄想、认知障碍 | 过度怀疑、对人不信任 |
涉及幻觉 | 否 | 是 | 否 |
与现实脱节 | 视情况而定 | 是 | 否 |
成因 | 与疾病、心理压力相关 | 遗传、脑部化学物质失衡与环境压力 | 人格特质与成长经验 |
思觉失调症
思觉失调是复杂的精神疾病,通常影响患者的思考、感知和行为。其主要会出幻觉、妄想、认知障碍等症狀,与被害妄想症類似。思觉失调通常与遗传、脑部化学物质失衡以及环境压力有关,需要透过药物、心理共同治疗。
疑心病
许多人常常会问:“疑心病是一種病嗎?”事實上,疑心病是一種人格障礙,會表現出過度懷疑、敏感易怒及不信任等特徵。然而,疑心病患者的思維雖然偏執,但較能夠與現實保持聯繫,生活功能相對完好。與思覺失調症、疑心病相比,被害妄想症除了是精神疾病,也可以出現在多種精神健康狀況中,如:思覺失調、疑心病甚至躁鬱症。
思觉失调会影响患者的思考、感知和行为
被害妄想症怎麼辦?
被害妄想症的治疗包括心理和药物治疗,患者通常对药物有抵抗力,因此这两者会同时进行。但是,大多数患者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更可能因抑郁或焦虑等其他心理问题寻求帮助。再加上被害妄想症的症状是逐渐显现的,因此较难诊断。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治疗,患者可以学习控制症状,并制定预防计划。认知行为疗法(CBT)能够帮助患者检视自身想法,改善扭曲思维,并学会更健康的思考方式。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减轻焦虑和过度思考的症狀,從而降低被害妄想的風險。此外,家庭也是导致发病的原因之一。以家庭为主的疗法,会提供心理教育、沟通改善训练等,帮助患者及家人更好面对被害妄想症。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会影响大脑多巴胺和血清素,以此改善症状。如果有严重的焦虑或睡眠问题,可以使用抗焦虑药物,减轻焦虑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病情。此外,被害妄想症患者通常也会出现抑郁症状,因此抗抑郁药物也可以帮助治疗症状。
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学习控制症状
如何与被害妄想症患者相处?
如果身边的朋友或家人有被害妄想症怎么办?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压力和批评可能会使症状加重。要通过耐心沟通来理解他们的感受,当感到被理解和支持时,患者才更可能接受治疗和帮助。此外,旁人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因为自身也会接受到巨大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才可以帮助自己不受影响,避免情绪恶化波及到更多人。
参考资料:
-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 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