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是由肯尼斯·斯坦利(Kenneth Stanley)和乔尔·雷曼(Joel Lehman)共同撰写的一本书。这两位作者都是OpenAI的科学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他们通过研究和著作,对人工智能和创新思维领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并提出了颠覆传统目标导向思维的新观点,鼓励人们在探索和创新中保持开放和自由的态度。
肯尼斯·斯坦利是全球创新思维和前沿科技领域的代表性专家、人工智能科学家,同时也是OpenAI的研究员。他曾任中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深耕机器学习领域,并发表了80多篇专业论文,其中数十篇获得了最佳论文奖。斯坦利经常受邀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并曾是Uber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成员,在行业内具有卓著的影响力。
乔尔·雷曼同样是OpenAI的研究员,亦是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他曾是Uber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成员,目前在OpenAI进行“大型语言模型(大模型)+演进算法”方面的研究,聚焦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安全、强化学习和开放式搜索算法。
这本书探讨了目标设定在实现伟大成就中的局限性,并提出了“非目标发展”的概念。书中指出,伟大的事业往往需要超出当前条件的远大目标,而这些目标很难通过简单的计划来实现。设定过于明确的目标可能会限制我们的探索空间,导致我们错过创新和发现的机会。相反,保持开放的心态、适度的探索和漫无目的的行动更有可能带来突破和奇迹。
主要思想:
目标设定的局限性:书中探讨了目标设定在实现伟大成就中的局限性,指出伟大的事业往往需要超出当前条件的远大目标,而这些目标很难通过简单的计划来实现。例如:华为公司通常会制订五年计划和十年计划,而对于公司部门以及团队内部之间,目标与计划则控制在两三年以内。这种目标设定方式有助于避免冒进和急功近利,但也可能导致员工缺乏对长期目标的耐心和自制力。
非线性创新:伟大的创新,尤其是颠覆性的原始理论创新,是非线性发展的,往往是想象不到的,其发展路径不可预测。
踏脚石原则:书中提出了“踏脚石原则”,即一个好的想法会带来另一个好的想法,形成源源不断的连锁和分支,因此需要成为熟练的寻宝者。例如,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用真空电子管制造的,然而,真空管的历史与计算机毫无关系。爱迪生等发明家最初只是将其用于研究电学,直至数十年之后,当 ENIAC(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终被发明出来时,科学家们才第一次意识到,真空管可以用来制造计算机。
自由探索与新奇性追求:伟大的成就往往不是通过精心计划和目标导向实现的,而是通过自由探索和对新奇事物的追求意外发现的。
对新奇性的追求:对于复杂的、不确定性很强的、难以衡量的创新型任务,我们应该不定目标,因为定了目标就会忽略很多看似无用但实际上在未知不可测量的状态中无用的信息。
寻宝者思维:书中提到了三种思维方式,第一种就是寻宝者思维,即以新奇性为导向,不断探索。一个简短例子是艺术品投资。在艺术品市场中,投资者并不是通过精准预测某个艺术家未来会成功来选择投资对象,而是通过购买大量有潜力的艺术品,最终等待其中的少数作品升值。这种策略类似于广撒网,通过大量尝试和探索,最终找到极具价值的宝藏。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接受大部分投资可能不会带来回报,但少数成功的投资将带来巨大的收益。这种思维方式强调数量和多样性,以及对新奇和未知的开放态度,而不是追求每一次尝试都成功。
对目标的重新定义:书中提出,小任务可以通过计划来完成,但大成就则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因此建议人们不要过分依赖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过程中的自由探索和自我驱动。
接受意外之喜:这本书鼓励读者允许一切事情发生,接受意外之喜,颠覆了传统的认知,即伟大是需要有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和非常精密的计划。
这本书挑战了传统的目标导向思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鼓励读者打破固有的目标依赖症,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从而发现隐藏在未知之中的伟大机遇。书中以“寻宝者思维”“踏脚石模型”“新奇性探索”等具体思维方法在诠释“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伟大的成就往往不是通过事先制定的计划来实现的,而是源于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新奇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