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墨子的军事思想及军事成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墨子的军事思想及军事成就

引用
新浪微博
1.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36573069803584

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其军事思想以"非攻"为核心,主张制止不义之战,同时发展出一套完整的防御理论体系。墨子不仅在军事理论上建树颇丰,还在实践中成功阻止了一场不义战争,展现了其军事思想的实践价值。

墨子军事思想主要是非攻思想,与之相辅的是救守思想。所谓非攻,即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而救守则是指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墨子提出这个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制止当时频发的战争。

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属于“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的掠夺性战争。因此,他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

如《非攻上》,从入园窃人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入栏厩劫人牛马,入室杀人越货,写到不义攻国。从偷盗行为说起,逐层推进,论证损人越甚越不义、罪越大的道理。抨击攻掠他国的不义战争,以此来说明掠夺战争是最大的不义行为。

又如《非攻中》篇中,论述四季行军带来的不便,给百姓造成的灾难,并用六个“不可胜数”来说明战争的各种军备物资上的耗费之大,极大的劳民伤财。再从战争赢输不确定性警示想要发动战争的国君应时刻考虑到战争失败所可能带来的的严峻后果。希望能以此来劝诫国君不要发动不义之战。

墨子进一步论述道,那些企图利用发动战争来开疆拓土和扩充臣民人数的国君不明智,不能与古时的仁人、贤君的做法相比。“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帝、山川、鬼神。利人多,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鬼富之,人誉之。”墨子希望国君能效法古之仁人圣王,以德义服天下,而不是以战争和权力来彰显自己的功绩。

总之,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

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诛无道”(对无道国家的战争)和“攻无罪”(对无罪国家的战争)两类,即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禹攻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上中(符合)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诛无道”,是正义战争。反之,大攻小,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攻无罪”,是非正义的战争。

墨子从“非攻”思想出发,论述了作为弱小国家如何积极防御的问题。墨子主张“深谋备御”,以积极防御,自我救守之策,应对大国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墨家在《备城门》中,论述了救守防御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一个以城池防守为核心的防御理论体系。

他指出:作为弱势者,首先应该积极准备,力争做到有备无患。“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廓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必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只有在战前进行后勤、城防、军备、外交、内政等物质和精神上诸方面的充分准备,才能造成守城防御战斗中的有利条件和主动地位,赢得防御作战胜利。再者,应该要具有“守城者以亟伤敌为上”的积极防御指导思想。墨子认为在守城防御中,应守中有攻,积极歼敌。“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是下策。“亟伤敌”的具体措施是:利用地形、依托城池,正确布置兵力;以国都为中心,形成边城、县邑、国都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层层阻击,消耗敌人;顽强坚守与适时出击结合。第三,墨子在防御作战具体战法方面,提出了一整套防御作战的具体战术原则。在《备城门》等篇中墨子对筑山攻法、钩梯攻法、冲车攻法、云梯攻法、填塞城沟、决水淹城、隧道攻城、穿突城墙、城墙大洞、密蚁爬城等十二种当时颇为先进的攻城方法一一对以别具匠心的有效防御,并详细解说守城器械的制作方法、使用技巧等。他所教授的方法十分实用,并没有什么操作难度,所以在防御上能够起到比较有效的作用。

除了技术上的防御外,墨子还提出救守国家应“强内”与“借外”并举。“强内”就是积极备战备荒。“彼以为强为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强必富,不不强必贫;强必绝,不强必饥,强必暖,不强必寒。”而“借外”则强调睦邻友好,借助友邦力量,从而达到屈兵而胜之目的。

墨子还认为,正义战争并不都是被动的“守御”战争,主动出师征伐有罪之国,主动“出诛”也是一种正义的战争。从“非攻”、“救守”到“出诛”这一系列丰富思想的呈现,充分显示了墨子军事思想的完美性、辩证性、合理性与深刻性。

墨子的军事战略是防御的战略,可概括为“非攻止战、以弱胜强”八字方针。“非攻止战”是最高谋略,是战略的目的所在。“非攻”要求世界和平、息战友好。“止战”是为了制止敌人发动侵略战争的企图,须以坚强的武备为后盾。“以弱胜强”则体现在“扶弱击强”“以一当十”“以勇为本”“全民皆兵”这几个方面。“扶弱击强”表明了墨家匡扶正义、反对侵略、保护弱小的大无畏气概;“以一当十”表明了墨家要求守城者最大限度地发挥精神力量与战斗力量;“以勇为本”则反映了墨家“赴汤蹈火”、“死不旋踵”英勇牺牲精神;“全民皆兵”的防守原则,使得城池成为了坚不可摧、不可战胜的钢铁堡垒。

墨子防御理论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有关防御原则和战术的记述,多祖述《墨子》,以至于一切牢固的防御也被笼统称为“墨守”。墨子从作战角度探讨防御,形成了较完备的防御作战理论体系,而这一体系恰好与孙子以进攻为主的作战理论形成互补关系,对传统兵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墨子不仅在军事理论上颇有建树,而且在军事实践中有所成就。前439年,楚惠王命鲁国人公输般(鲁班)制造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当时楚国是大国强国,而宋国是小国弱国,楚攻宋属“攻无罪”,以强凌弱,背离了墨子的军事理念。时在鲁国的墨子听说之后,一面吩咐弟子三百在宋国作好防御准备,一面自己便从鲁国出发,日夜兼程,行十日十夜来到楚国,说服了公输盘与楚惠王。但是楚惠王和公输盘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墨子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鲁班不肯认输,说自己有办法对付墨子,但是不说。墨子说知道鲁班要怎样对付自己,但是自己也不说。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墨子说鲁班是想杀害我,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他哪里知道我早已吩咐了弟子在宋国等着楚国去进攻呢。楚王眼看没有把握取胜,便决定不攻打宋国了,终于阻止了一场不义战争。

总之,墨子是位在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军事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