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职妈妈工作家庭如何取舍与平衡?心理师教你调适忧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职妈妈工作家庭如何取舍与平衡?心理师教你调适忧郁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4569

全职妈妈在重返职场时,往往会面临各种心理和实际问题。从产后抑郁到角色冲突,从孩子托育到时间管理,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妈妈们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她们的工作表现。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职业妈妈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提供实用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全职妈妈的矛盾心情:该重回工作还是继续照顾宝宝呢?

白天必须离开孩子身边,投身职场,对于妈咪而言,只会有带来压力和忧郁吗?其实并不尽然!更多妈咪会有的其实只是一点焦虑!

宇宁身心诊所临床心理师谢明慧表示,在产后,超过半数的妈咪都会因为荷尔蒙与生理的改变、生产过程的精神压力、宝宝夜晚哭闹、哺餵母乳问题、睡眠不足,或担心身材走样等因素,而发生“产后低潮”的现象。

而临床上发现,许多妈咪在返回职场前,反而因为能够脱离低潮而感到非常开心,心中会有一丝“解脱”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却同时也让她们感到些许罪恶感,心想:“我是宝宝的妈妈,怎么会有离开孩子了反而还有点高兴,我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矛盾再加上必须将宝宝交托给其他人照顾的不舍,就会形成焦虑,让重回职场的妈咪感到不安。

职业妇女就不能扮演好母亲与工作角色?

在这个快速前进的社会里,家庭分工与责任结构早已改变,投身职场的妈咪越来越多,不论是为了分担家计的需要,亦或是为了追寻自我发展的天空。

然而,这个社会对于母亲的角色,还是有著许多期待与限制,打从怀孕时期开始,不可以跑跳、不可以乱吃、一些地方不能乱去;孩子出生后,不能让小孩哭、不可以让小孩生病、必须教养出好孩子;甚至等孩子进入学龄期,必须担心他成绩不好、交到坏朋友,责任无穷无尽。

在《妈咪上班会更棒》一书中,作者和田清华就将女性“想做个完美称职妈妈”的心情,形容成像是“被小树枝绑住的大象”。

不必当个“完美妈妈”找回自信与生活平衡

在印度,据说会在大象还小时,就用坚固的树木把它拴住,灌输它“自己已经被绑住,逃不掉了”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大象,即使只用一根易断的小树枝拴著也不会逃走,也可以说是完全不想逃走。

想当个完美妈妈的理想,或许就像这根小树枝一样,虽然不具有实质的束缚力,却也让人无法驳斥,一心认定自己已经被绑住了,纵使有再多梦想,也不可能实现,这种想法,也限制了妈咪的发展与自信。

如果,试着摆脱这根让自己以为“必须这么做的”小树枝呢?或许,你将发现,没有了它,家庭与工作生活非但不会崩坏,反而越来越顺心应手。

职业妈妈烦恼1:担心孩子没有被妥善照顾

职业妈咪最烦恼的事情,莫过于孩子托育的问题。因为上班的关系,势必得将孩子交由其他人来照顾。然而,给长辈带,经常会有无法贯彻自己育儿理念的无奈;将孩子交托给保母、托儿所或幼儿园,又担心孩子容易生病、或是加班时无法准时接小孩。

谢明慧心理师表示,这个烦恼对于妈咪情绪稳定度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很多妈咪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像以前一样把心力全部聚焦于职场,再加上所在的职场如果又是需要高度投入的环境,或老板期望你必须非常干练,无形中就会给妈咪带来很大的压力。

建立强力支援系统,做好沟通

此时妈咪最需要的就是建立强力的“支援系统”,也就是找到信得过的照顾者,因为孩子和工作之中只要有一个变项可以良好地被控制,例如:照顾者很有经验、跟自己相处融洽、了解自己希望的照顾方式、独立性也高,不用什么事情都紧张兮兮地打电话找妈咪,妈咪就比较能够把工作和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区分开来。

另外,妈咪也要认知到,有了孩子以后,要恢复到原本的工作效率本来看就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因此,支援系统本身其实也包括了公司的老板及主管,妈咪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况与上位者好好沟通,例如:主动找老板讨论,在照顾宝宝的1、2年期间,是否有可能暂时不负责重大的案子。

体谅长辈对孩子的用心

许多人对老人家带小孩很不满意,因为他们可能会给孩子看很多电视,或是吃一些妈咪不认可的食物,老人家也没有办法从早到晚给孩子讲绘本、按摩、听古典乐,但这些都不代表他们不会用心、用爱去照顾他们的孙子,最起码,你不需要担心虐童的问题,加班时,也不会有人催你赶快回来接小孩、算你加班费,你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工作,多想想老人家帮到自己的部分,自己也会开心许多。

接受无法改变的现实“加分补救”自己尽量做

另外,也不要期望照顾者一定能够帮你做到一些高度不符合他们能力的事情,这只会徒增上班时内心的愧疚、痛苦与不安,并且还会增加你跟他们之间的嫌隙。对于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就试着去接受它,并且做一些可以“加分”的补救,例如:准备很多玩具、绘本、光碟,给孩子带去公婆家,然后很客气地拜托老人家有空的时候让孩子使用看看,你每天讲、每天带,久了他们也会觉得不弄很不好意思,总是会有改变的。

预留休假给孩子看病

目前流感及其他致命病毒这么多,当小孩生病时,妈咪一定想方设法请假回家照顾,所以最好事先预留一些年假、补假,好在小孩生病时使用。在孩子还很小的这段时间,尽量不把假期用在旅游上。

为孩子的健康打好底子

既然担心小孩生病,平常就一定要好好锻炼孩子的身体,有些预防的行动妈咪们一定要记得做:

  1. 煮营养的东西给孩子吃,建立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少让他们吃速食、零食,小孩自然不容易生病。
  2. 孩子需要运动,因此假日不要睡太晚,多带孩子去户外踏青、爬山,或从事一些可以活动筋骨的活动。
  3. 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例如:逛百货公司,尽量避免被传染疾病的危险。

找到自己教养孩子的方式

谢明慧心理师指出,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妈咪很重要,毕竟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不要给自己强加一顶帽子,认定一定要像某某某那样才是一个好妈妈、孩子才照顾得好,也不要尽信书,将书中所说奉为圣旨,却没好好观察孩子的特性。妈咪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来带孩子,就是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养方式,毕竟亲子间的相处,心意和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其实,比起只和父母接触的小孩,成长中时常和其他人相处的孩子,思考模式往往比较具有弹性,因为他们有很多机会能够广泛吸收多元的智慧和文化,成为思虑更周全的孩子,因此,妈咪就当作是让孩子去旅行,放心、信任地把他交托给其他人照顾吧!

职业妈妈烦恼2:工作、家庭无法兼顾,力不从心

职业妈咪除了工作、育儿之外,时常还有做不完的家事,有时还会碰到临时加班来不及接小孩、小孩生病无法去上班等突发状况,只能用“疲于奔命”来形容,回到家即使想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往往也力不从心,睡眠也是相对缺乏的。

提前安排计划,预留应变时间

在时间吃紧的情况下,一边工作还要一边祈求上天“不要有事情发生”,通常就是这种强烈的心理压力,再加上突发状况接踵而至,才会让妈咪累垮。所以建议尽量提前安排各项计划,预留一些应变时间,这么做可以让你在工作时安心许多。

节制上网时间,充足睡眠

在小孩还小的这几年,妈咪最好尽量节制自己上网的时间。许多妈咪会把休息时间拿来看手机,即使已经觉得睡不足够,事实上,流连于网络根本不算休息。此外,即便上网,也要把时间用来看有用的文章,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以免剥夺掉宝贵的睡眠时间。

正面思考,当个快乐妈咪

假使妈咪偶而情绪不好时,会觉得自己照顾孩子是一种牺牲或拖累,也要尽量正面思考,例如:告诉自己,就这3、5年,忍耐一下就过了,以后纵使想这么累也都没有机会了,因为小孩会长大,拖累你不会很久,等他念小学,蜡烛两头烧的情况就会改善很多,这么做,孩子也会从妈咪身上获得很多正向成长能量。

外包家务减轻压力

为了撑过最辛苦的那几年,如果真的觉得力不从心,可以外包的事情就尽量外包吧!比方说,真的累得走不动了,就搭个计程车吧,不必坚持挤捷运;觉得家里太乱,就请人来家里帮忙打扫房子吧,省下1、2件衣服的费用,就可以让家里干净1个月,这样起码会让全家人假日在家时觉得舒服一些,妈咪也不必那么辛苦。

职业妈妈烦恼3:担心孩子跟自己不亲

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职业妈咪们常会担心,如果想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会不会和孩子不够亲密?

别吃保母或奶奶的醋

时常见到一些妈咪,从保母家要接宝宝回家时,听到孩子说:“我不要回家,我要跟保母妈妈在一起!”便忍不住崩溃,难过为什么小孩跟保母比较亲?事实上,孩子跟妈妈的天性是永远都会存在的,只要你不是故意完全不照顾他,不管怎样,回过头来,他还是会觉得妈妈才是最好的,首先妈咪一定要相信、放心这件事,否则就会在潜意识里不断跟另一位照顾者争夺孩子需要自己的感觉。

其实,宝宝和照顾者关系好,妈咪应该更放心,因为在你无法照顾孩子时,他有另外一个人能够稳稳依附的对象,就能在成长的过程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谢明慧心理师解释,有时刚去接宝宝回家时,宝宝会有逃避妈咪的现像,这并非因为孩子不喜欢妈咪或对妈咪没有感情,可能只是孩子的先天气质比较容易感到焦虑,毕竟他在保母家待得好好的,突然有人来接他,他的逃避是出自于对转换环境的焦虑感,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

这时妈咪不妨告诉宝宝,回家后可以一起玩哪些好玩的游戏,或是带着他喜欢的玩具来接他,千万不要责备孩子,否则反而会加深孩子的无助感。

在家时,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谢明慧心理师认为,和孩子的关系好不好,重点不在有多少时间相处,而在有时间相处时,你们是怎么相处的。所以与其担心上班会让自己不够了解孩子,不如先问自己,既然已经觉得跟小孩相处的时间很少了,那么下班后,有没有尽力争取那一段多陪伴孩子的时光呢?还是会跑去做别的事情?要解除心理的压力,就要用具体的行动去弥补你认为比较不足的部分。

建议妈咪,下班回到家后,好好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而不是一边想着工作的事情、一边含糊地回应孩子。与其一边煮饭一边对孩子说:“等等喔,待会再跟你玩。”还不如先跟孩子玩5分钟,然后再去做饭,孩子也会比较开心。其实,孩子在意的并不是妈咪有没有跟自己在一起,而是妈咪是否同样在意他,因此,即使时间很短也无所谓,在家时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吧!

认真安排假日活动

因为职业妈咪白天必须上班,所以晚上和假日的时间是特别珍贵的,应该尽可能地留给孩子,例如:每个星期五前,事先与先生讨论周末要带孩子进行哪些活动,而不是睡到自然醒,才问:“我们今天要干嘛?”

职业妈妈烦恼4:整天跟孩子绑一起,无法喘息

一旦有了小孩,就会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办法去做,尤其当小孩还很小的时候,不能去看电影、很想参加朋友间的聚会、不能悠闲地享受泡澡时光,如果再加上工作上的忙碌,职业妈咪可以说几乎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找出属于自己的空档和放松的方式

虽然每个人的方式不同,但妈咪们一定要让自己有一段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举例来说,午休时间就是一段可以利用的时光,喜欢热闹的妈咪可以跟同事相约吃饭、聊聊育儿经;渴望沉淀心情的妈咪则可以去洗头、逛书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放松习惯,只要能让自己感觉比较不累的都可以,为自己的忙碌生活中,保留一点点喜欢的事、一些些期待。

遇到瓶颈,再撑3个月看看!

即使压力已达到临界点,觉得孩子和工作非常棘手而感到疲惫、想放弃时,也要勉励自己再撑3个月,相信接下来一定会有转机。因为,宝宝可以说每3个月就会有一次成长,3个月时会抬头、6个月时会坐、9个月时会扶着东西站、12个月时会走路,因此,无论老爱乱丢东西,或是喜欢乱模仿,3个月后这些令人头疼的状况通常都会有所改善,这样的想法可以帮助妈咪度过这段辛苦的日子。

妈妈重回职场,没有自信也无所谓

许多生完小孩、刚回到职场的妈咪,在手忙脚乱之余,经常会怀疑自己是否已经不适合工作了?因而失去信心,甚至不禁怀疑:“过去在工作上缔造的辉煌成就难道只是一场梦?”

其实妈咪会没有自信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生小孩前,谁都不曾有过一边养育小孩、一边工作的生活经验。而自信,正是需要经过不断尝试、累积成果才能在心中建立起来,所以,妈咪这时需要的或许不是自信,而是一点点的勇气,这就像玩高空弹跳一般,即使想等恐惧和不安消失之后再往下跳,但这些感觉是不会消失的,你只能怀著恐惧、毫无自信地往下跳,然后……接受大家的肯定与赞美。

谢明慧
现职:宇宁身心诊所临床心理师、基隆市特殊教育专业团队巡回辅导心理师
经历: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临床心理师、林口长庚医院早疗中心临床心理师、长庚大学早期疗育研究所兼任讲师、成大医院精神科临床心理师、国军松山医院精神科临床心理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