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强生物:“杀不死”的水熊虫是何方神圣?
地球最强生物:“杀不死”的水熊虫是何方神圣?
地球上最强的生物是什么?如果从智力方面考虑,人类或许可以称王;如果从体积方面考虑,蓝鲸可能独占鳌头;但如果从生存能力来看,答案却是一种极其微小的动物——水熊虫。
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对水熊虫进行观察
水熊虫(Water Bears)并不是单独一个物种,而是指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下的一个庞大群体。目前已知的物种超过一千种,且可能还有更多尚未被发现的物种。它们分布范围极其广泛,从潮湿的沼泽到干旱的沙漠,从陆地淡水湖到深海,都有水熊虫的身影。由于其体型微小,多数水熊虫只有3至5微米大小,最大的也只有1毫米左右,因此很难用肉眼观察到。
一毫米大概就是笔芯那么宽,而1微米是1毫米的千分之一
脱水十年也能复苏
让我们以杜氏高生熊虫(Hypsibius dujardini)为例,这是最常见的水熊虫物种之一。它们生活在淡水中,以藻类为食,也可以在苔藓上安家。成年的杜氏高生熊虫大约有0.5毫米长,通体透明,身上覆盖着蜡质的角质层。身体由头部和四个体节组成,每个体节上都有一对肢体,每条腿上都长着可爱的小爪子。
水熊虫被誉为地球上生命力最强的生物之一,可以追溯到5亿年前的寒武纪。当周边环境变得严酷时,水熊虫会进入一种“无敌”状态:将八条腿蜷缩起来,圆乎乎的身体变得干瘪皱缩,排出体内几乎所有水分,这是一种名为“隐生盏”的干壳状态,一切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好比“假死”状态。
当周围环境严酷,水熊虫就排出水分变得干瘪皱缩
令人惊叹的是,这种脱水状态下的水熊虫能在适宜条件下复生。已有实验证明,水熊虫脱水至少十年后还能照常复苏。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水熊虫的“脱水”能力可能导致它从细菌和其他生物体中吸收外源基因,从而拥有了如此多的生存技能。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
强大的休眠能力
水熊虫具有四种休眠状态,分别适应不同的极端环境:
- 低湿休眠:当环境水分不足时,水熊虫会将身体蜷缩成桶状,含水量从85%降至3%,可在干旱环境下存活10年左右。
- 缺氧休眠:当周围液体含氧量低至一定限度时,水熊虫会进入窒息状态,此时它们无法降低身体含水量,可在缺氧状态下存活5天左右。
- 低温休眠:在零下20度时可存活30年,在零下200度时可存活几天,即使在接近绝对零度的零下273度时也能存活几分钟。
- 变渗休眠:在环境液体渗透压改变时,水熊虫也能进入休眠状态。例如,生活在淡水环境的水熊虫在15%浓度的盐溶液中会进入休眠状态。
此外,水熊虫还是第一种能在外太空存活的生物。科学家将水熊虫放置在外太空中10天,发现仍有68%的水熊虫可以恢复生命状态,虽然恢复后死亡率很高,但仍有少数存活下来。
水熊虫的分布十分广泛,你其实也可以自己出门去找上几只,它们可能就住在你身边。在陆地上寻找水熊虫,地衣和苔藓是最好的目标,这里可以提供水熊虫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湿润环境。可以在身边的院子里找找苔藓,用刀片切下一些苔藓,加一些清水将它们充分浸泡。接下来,用显微镜观察浸泡苔藓的水,就有可能从中找到爬来爬去的八爪小萌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