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cacaf008e6b5.aspx?ivk_sa=1024320u

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怀人之作。词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深情地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出自宋代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译文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
注释燕燕、莺莺:借指伊人。华胥:梦境。

赏析此句一语双关,“燕燕”“莺莺”一指意中人的称呼,二比喻其人体态“轻盈”如燕,声音“娇软”如莺,又写黄帝曾梦游华胥氏之国的典故,流露出词人的缠绵情意。


原文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
自从分别以后,她捎来书信中所说的种种,还有临别时为我刺绣、缝纫的针线活,都令我思念不已。她来到我的梦中,就像是传
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即借“莺莺燕燕”字面称意中人,从称呼中流露出一种卿卿我我的缠绵情意。这里还有第二重含义,即比喻其人体态“轻盈”如燕,声音“娇软”如莺。可谓善于化用。这“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乃是词人梦中所见的情境。《列子》载黄帝曾梦游华青氏之国,故词写好梦云“分明又向华胥见”。夜有所梦,乃是日有所思的结果。以下转入现实生活的苦闷,“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夜长”句使用反问手法,意谓:夜正长,难奈何,薄情子何曾得知?“春初”句说的是:春日始至,尚未见百花开放,相思之情已染。用“染”字而不用“生”字,可见相思之浓,已非一朝一夕。词人将相思之情推向顶点,以相思之苦逼出下文。

创作背景

作者二十多岁时在合肥(宋时属淮南路)结识了某位女郎,后来分手了,但他对她一直眷念不已。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姜夔从第二故乡汉阳(宋时沔州)东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时,梦见了远别的恋人,写下此词。

参考资料:完善
1、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713

简析

此词前三句纪梦,借用苏轼诗句以“燕燕”形容梦中人体态的轻盈;“夜长”以下皆以背面敖粉,设想伊人对自己的相思之深,声吻毕肖,实则为词人自抒情怀;“离魂”句经幽奇之语写出伊人梦绕魂索、将全部生命投诸爱河的深情,动人心魄;末二句为传世警策,描写伊人的梦魂深夜里独自归去,千山中唯映照一轮冷月的清寂情景,
阅读全文 ∨

姜夔(kuí,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一说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另一说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f8b6b7d9fab9.aspx

姜夔
姜夔(kuí,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一说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另一说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340篇诗文 ► 549条名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